競賽主題
主題:演變中的建筑
題目:建筑的消融
競賽宗旨:
對建筑的思考不再局限于建筑的物質性,而是將建筑作為整體景觀的組成部分,構建建筑的玻璃、混凝土和金屬等元素也成為整體景觀的構成元素;在建筑的室內與室外之間、公共空間與私有空間之間、自由空間與可利用空間之間,引入新的對話場景和體驗,阻止現代建筑可見性的膨脹。建筑師應當不斷追問與探索建筑發展之路,探討當代人對建筑與環境的復雜性需求,關注特定場所及其中的事件,構建具有生命力的城市與建筑空間,并尋求適宜技術使方案具有可實施性。
主要組織機構
國際支持:國際建筑師協會(UIA)
主辦機構:天津大學建筑學院(TJU)
《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
聯合主辦機構: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
指導機構:
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指導委員會
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
獨家冠名:上海霍普建筑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
評委會:
評委會主席:多米尼克·佩羅
評委會執行主席:崔愷
競賽時間說明
注冊報名開始時間:2013年2月20日
報名最終截止時間:2013年6月30日
作品提交截止時間:2013年8月15日
競賽作品評審時間:2013年9月
競賽答疑開始時間:2013年2月20日-7月15日
參賽規則
1、參加競賽的小組或個人同意并遵守本競賽通知的內容及競賽規則;競賽組委會對競賽規則擁有最終解釋權。
2、電子圖紙中不得出現任何有關作者姓名和所在院校的文字或圖案,不符合規定者將被取消參賽資格;
3、參賽者擁有參賽作品的版權,但競賽組織者與出資單位有權行使參賽作品署名權以外的其他版權權利;
4、參加過其他競賽的作品,或使用他人曾經在公開場合發表過的創意的作品不允許參加競賽。
參賽流程
1) 本競賽采取國內外高校學生自由報名、公開競賽的方式。全日制在校學生(含碩士、博士研究生)以個人或小組形式參賽,每組成員不超過4人,指導教師不超過2名。
2) 小組參賽如有需要,只有小組組長負責聯絡,組員不予聯絡。
3) 網上提交注冊報名表,費用提交后將獲得唯一報名序列號(請一定保存好)。
4) 注冊報名共分為兩個階段:
① 第一階段:報名表提交截止日期為2013年5月31號。
注冊費:中國大陸地區學生每組100元人民幣,中國港澳臺地區及國際學生每組15美金;
② 第二階段:報名表提交截止日期為2013年6月30號。
注冊費:中國大陸地區學生每組200元人民幣,中國港澳臺地區及國際學生每組30美金。
5) 參賽者一律提交電子版作品(包括圖紙及相關文件),提交截止日期為2013年8月15號(作品提交郵箱:[email protected])。競賽組委會不接收任何紙質版作品。所有參賽作品屆時將進行統一打印和展示。
6) 在競賽組委會的協助下,評審團對參賽方案進行初選與終選,并確定獲獎作品。
7) 競賽組委會將于2013年9月公布獲獎作品名單。
8) 有關競賽的疑問將統一通過郵件進行答復。2013年3月31日之前收到的疑問,組織方將于2013年4月15日之前予以回復;2013年6月30日之前收到的疑問將于7月15日之前予以回復。答疑環節確認的細則將被作為是競賽規則的修正版予以承認,并優先考慮。2013年7月15號之后將不再接收答疑請求。
競賽基本要求
1、設計任務書自擬。建筑類型不限,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當代城市建筑的特征并關注不同參與群體的空間需求。
2、基地自選,要具有挑戰性。建議選址在能夠承載城市印記的場所。
3、建筑面積為4000平方米(面積在不超過10%的范圍內浮動)。
4、語言及度量單位:競賽官方語言為英文(標題、學校、姓名和主要設計說明的使用語言中必須包含有英文);度量單位為公制單位。 作品提交要求:
1、請以電子版形式發送提交圖紙和相關文件,由競賽組委會統一打印圖板并展示。國內參賽者請將圖紙和相關文件發送至競賽組委會郵箱,郵件標題請注明“參加競賽”字樣。
2、語言:競賽官方語言為英文(標題、學校、姓名和主要設計說明的使用語言中必須包含有英文)。中國大陸地區參賽學生提供中文和英文雙語圖紙;中國港澳臺地區和國際參賽學生提供英文圖紙。
3、文件資料:參賽者需在提交作品的郵件中附加可辨認的身份證明掃描件(中國大陸地區參賽學生提供身份證掃描件,中國港澳臺地區和國際參賽學生提供護照掃描件)和學生證電子掃描件,以及電子版的參賽報名表。由本人對文件真實性負責。以上文件均需蓋有學生所在院系公章。
4、作品規格
(1)規格:請以841mm x594mm圖紙版面橫向排版,每項作品須由3幅圖紙組成。
(2)內容:能充分表達作品創作意圖的總平面圖,建筑平、立、剖面圖,透視圖、圖解以及500字左右的設計說明(組合于圖面之中)等,比例不限。
(3)提交作品的郵件里須附有一個以設計者姓名命名的文本(TXT格式),里邊包含作者的姓名、報名序列號、電子郵箱、手機號碼、指導教師姓名及聯系方式(若有)、學校及院系全名、設計名稱及設計簡要說明。
聯系方式
王雪嬌:13820694545
賈青:18600687050
電話:010 - 88384038
傳真:010 - 88384660
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甘家口阜成路北一街丙185號(100037)
參賽規則 1、參加競賽的小組或個人同意并遵守本競賽通知的內容及競賽規則;競賽組委會對競賽規則擁有最終解釋權。
2、電子圖紙中不得出現任何有關作者姓名和所在院校的文字或圖案,不符合規定者將被取消參賽資格;
3、參賽者擁有參賽作品的版權,但競賽組織者與出資單位有權行使參賽作品署名權以外的其他版權權利;
4、參加過其他競賽的作品,或使用他人曾經在公開場合發表過的創意的作品不允許參加競賽。
主要組織機構
國際支持:國際建筑師協會(UIA)
主辦機構:天津大學建筑學院(TJU) 《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
聯合主辦機構: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
指導機構: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指導委員會
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 獨家冠名:上海霍普建筑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
評委會:
評委會主席: 多米尼克? 佩羅
多米尼克?佩羅來自法國,是當代建筑界首屈一指的建筑師。1989年, “法國國家圖書館項目”為他贏得了國際聲譽,之后他又相繼獲得了法國國家建筑大獎、密斯?凡?德?羅獎、AFEX和建筑學金獎等重量級獎項。 多米尼克?佩羅認為,場地的不斷轉變導致它們變得愈加復雜、迥異和密集。場地的新概念不再滿足于某種建筑的定義,被諸如“墻體”、“門”、“立面”和“屋頂”等歸結的局限術語。建筑應該是景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時,玻璃、混凝土和金屬便不再只是建筑構件,而是整個既有景觀的構成元素。
評委會執行主席:崔愷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建筑師,中國建筑設計大師。曾獲"梁思成建筑獎"(中國建筑界最高獎)、"法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勛章"等多項榮譽。 代表作品有:安陽殷墟博物館、北京西山藝術工坊、北京豐澤園飯店、韓美林藝術館等。
獎項設置:
一等獎1組,獲獎證書 + 獎金5萬元人民幣(含稅);
二等獎3組,獲獎證書 + 獎金各2萬元人民幣(含稅);
三等獎8組,獲獎證書 + 獎金各5千元人民幣(含稅);
優秀獎20組,獲獎證書 + 半年《城市?環境?設計》雜志;
獲獎者的指導老師將被頒發獲獎證書。
所有獲獎者均將獲得去知名建筑設計事務所實習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