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設計師掌握合適設計工具的重要性
會制作和使用工具是人類進化到高級階段的重要標志。脫離工具的人類社會是不存在的。在社會的發展中,工具的內涵和外延都不斷發生變化。特別是1946年計算機誕生以來,衍生了一大批工具,工具逐漸從實物向數字轉化,從有形向無形轉化,深刻影響了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思維模式、方法手段、深度廣度。在短短的60多年里,很多行業依靠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工具變革,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其同時,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也深受生產工具變革的影響,以前想都不會想到的新工作思維、新工作流程和新工作模式都出現了。在這樣科技日新月異、工具升級換代的時代里,不關注不學習不研發新技術新工具,無論是行業還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注定要落伍的,甚至被淘汰的。 1.1.2設計工具對設計師的影響 設計工具很大程度上影響設計師的思維方式、設計內容和工作流程。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相對特定的工具,工具表征了本行業的工作內容和工作特點。工具的改進和變化,往往會在業內引起革命性的影響,盡管這個過程有長有短。設計行業(本章節的設計特指廣義建筑學含義上的設計)是一個古老的行業。工具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沒有質的變化,一直都是利用筆墨尺規作圖。隨著20世紀中后期計算機技術和圖形設備的研發成熟,特別是各類設計軟件的推出,逐漸形成了計算機輔助設計(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學科。筆墨尺規作圖也慢慢被計算機作圖所代替,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計算機作圖在國內成為主流了。時至今日,設計行業的思維方式、設計內容和工作流程都已深受計算機作圖這種模式的影響了。設計周期大幅度縮短,造型復雜的建筑形體相繼出現,各類建筑物理現象虛擬分析的成熟運用,等等。這些革命性的變化無疑表明了設計工具的變革給設計行業、設計師帶來的深刻影響。 同時我們應該看到,設計行業的核心宗旨是“設計”,無論是筆墨尺規作圖,還是計算機出圖,都是為“設計”服務的。嚴格的說,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計算機輔助設計(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并沒有起到“設計”的作用,更多的作用是按照設計快速作圖,設計本身還是利用傳統的模式完成的。但是,傳統的利用筆墨草圖和人工草模進行設計,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對復雜形體、異形空間、構件細節、物理功能分析等等方面都顯得束手無措,難以應對設計行業越來越高的要求。基于這種情況,在21世紀最初幾年,一些針對設計本身的軟件紛紛研發出來了。這給計算機輔助設計(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注入了名副其實的新鮮血液,在計算機進行“設計”也成為了可能。在這些軟件中,各有側重,各有千秋,各有長短。由于設計本身的客觀規律和國內設計行業的工作模式,草圖大師SkethUp在眾多軟件中脫穎而出,被認為是最有推廣價值和發展前途的設計工具之一。 1.1.3利用SkethUp設計是國內設計行業的重要動向 SkethUp在推出的短短幾年中,就被應用到設計行業的每個角落。毫無疑問,利用SkethUp進行設計逐漸成為現在國內設計行業的主流方向。設計推敲、過程控制、表現出圖等工作內容,在一些有成熟操作經驗的公司,逐漸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系統。這有效的提升了設計質量和減低了設計成本。由于SkethUp影像不僅能很好的體現設計本身,而且有著獨特的審美價值,直接利用SkethUp出圖和甲方交流溝通的做法,越來越受到甲方的認可,甚至期待。在當今的國內設計市場,試圖只用平、立、剖圖,再加幾個渲染效果圖,就能打動甲方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對于一個城市規劃、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專業的學生或者年輕設計師來說,SkethUp已經成為一個必須掌握的技術工具。能系統的掌握SkethUp,熟練的運用到設計當中,無疑能給自己的設計生涯和職業前途增添一個重重的砝碼。這是本書的初衷,也是宗旨。
1.2SketchUp的“工具—思考—設計”特點
SkethUp做為一款軟件,應用到計算機輔助設計,應用到我們具體的規劃、建筑、景觀、室內等設計過程,無疑是非常優秀的技術工具。如上所述,它在推出的短短幾年間,迅速被廣大設計師所接受所使用,并且在一定范圍內拓展了軟件本身的功能,這充分表現了SkethUp魅力。 SkethUp為何能風靡國內設計界?根據筆者的追蹤研究和實踐經驗,認為其具備“工具—思考—設計”的特點,是重要原因。這樣的特點是符合設計規律的。一般來說,人的意識是自由的,不需借助任何工具的。但是如果要進行理性的、持續的、有深度的思考,就必須依靠一定的工具了,否則即使腦海里閃過靈感,也不能進行有效的捕捉,更不要說深化了。在傳統的設計模式,一般都是用筆墨來勾勒草圖來輔助思考,激發創意,引導設計的。在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年代里,一款能代替紙墨草圖的軟件就顯得很合時宜了。SkethUp的中文譯名為“草圖大師”,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它的功能特性來,當然SkethUp可以做的遠非只是“草圖”,但這恰恰表明了SkethUp具備的“工具—思考—設計”的特點。 SkethUp具備 “工具—思考—設計”的特點,是一個區別于其他設計軟件的鮮明特點,具體來說,有如下一些特點和優勢: 1.2.1界面簡約清新、命令簡明周全、操作簡單易用 SkethUp一面世,即以其“簡”的氣質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無論是軟件界面,還是工具命令,抑或是具體操作,都會讓設計師覺得可接近,覺得可掌控,覺得可有效快速表達自己的設計意圖。 當SkethUp剛剛引入國內的時候,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沒有出現過相對復雜的高質量完成的項目實踐實例。這是因為當時的電腦配置與今日的相差懸殊,而且使用人群過少又導致使用經驗缺乏,而與SkethUp軟件本身 “簡” 的特性是沒有必然因果關系的。事實上,隨著以上一些客觀問題的逐步解決,SkethUp在國內發展迅猛、深得人心,在實際設計工作中有著十分出色的表現。 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兩點啟示: 一、從生產的角度看,工具越簡單,越容易被掌握。如果一個工具很復雜很難掌握,是沒有推廣意義的,在實踐上也難以實現其價值。 二、從哲學的角度看,簡即是真,簡即是美。復雜往往隱藏在簡單之中,簡單與簡單之間的聯系組合,具有無限可能性,如“九宮格”表現出來的特性。同時,復雜是發展的高級狀態,是穩定的,也是呆板的。SkethUp深刻的體現了這種哲學內涵。雖然看似命令不多,但通過各命令的組合使用,可以實現很多在菜單欄工具欄找不到的功能。這也是SkethUp的魅力之一。 1.2.2設計創作的可視體驗性 設計創作過程的可視化和可體驗性,是SkethUp“工具—思考—設計”特點的集中體現。在傳統的三維建模軟件里,命令操作和目標影像是分流的,這些軟件主要用來完成表現圖,而并非針對設計本身。無疑,這是不利于設計創作過程的。傳統的手繪草圖草模,在一定程度上能體現設計創作過程的可視化和可體驗性,在今天仍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草圖的靜態分幀的特性和草模宜粗不宜細的特性,影響了設計的連貫可讀和細節推敲,容易造成可視化和可體驗性的失真。 SkethUp所見即所得的設計創作過程,實現了真正的可視化設計和體驗式設計。一方面,在整個操作過程中,目標對象都以三維模型的形式直觀的呈現在設計師面前,設計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思考隨時調整自己的設計意圖。在這一過程,工具命令的操作、設計師的思考設計和軟件窗口表現出來的成果都是有機統一的、同時連續的、可視化的;另一方面,由于Sketchup模型能以三維模式實時顯示,如果空間營造、材質色彩、環境氣氛等因素模擬得相對豐富真實,那么設計師可以通過角度的轉換,漫游觀察模型,來獲得對設計的體驗,以便對設計做出合適的判斷和快速的修改。同時,因為SkethUp具備設計創作的可視體驗性,可以充分滿足和客戶的交流需要,互動性極強。 1.2.3設計過程的深度可控性 一般來說,整個設計周期可以分為前期概念設計、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等相對獨立的階段。在每個設計階段,設計任務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設計階段,在不同的設計時段要求的深度也是不一樣的。SkethUp是一款極有魅力的設計軟件,不僅能潑墨寫意,亦能工筆描真。大到城市規劃,小到細部推敲,都能有合適的設計操作方式。在一些有經驗的設計公司,正是以SkethUp深度控制為中心,展開整個設計周期的。 1.2.4設計表現的廣泛拓展性 SkethUp的核心內容是建模,最終任務就是設計表現。在一般設計師的思維里,就是按照設計把模型建出來,然后選幾個角度,導幾張圖片就算是完成任務了。事實上,SkethUp在設計表現是有廣泛拓展性的。當然,有些是軟件本身向我們提示的,譬如說動畫制作、剖透視展示、各種風格表現等等。除此之外,設計師還應根據設計實際和任務要求,創造性的運用SkethUp的各項功能,更新升級表現手法,不僅是技巧上的,還有認知思路上的。譬如說利用SkethUp快速建模的優點,制作三維的空間分析圖;通過整體切換SkethUp材質,制作材質對比分析圖;或者在不同的設計階段,根據需要,編制立面、空間、材質等專項內容的控制手冊等等。以上僅僅是拋磚引玉,各位設計師應該在實際工作中,轉變思路,與時俱進,最大限度的挖掘各種合理有效的設計表現方法。
1.3SkethUp模型的建筑專業性、藝術審美性與軟件技術性
筆者在多年的實踐中,總結出一個SkethUp模型(以建筑專業為例)應該體現出以下三個特性:建筑專業性、藝術審美性與軟件技術性。無論模型是否由于處于不同的設計階段而表現得精細程度不一,都不能脫離這三個方面評判標準。 1.3.1建筑專業性 建筑專業性是SkethUp模型的本質要求。我們為什么要建模,就是為了實現我們的建筑設計。一個SkethUp模型最美好的前景,就是現實中有人力物力財力按照這個模型把一個建筑建起來。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在平常的建模當中,就應該體現建筑專業性,體現建筑力學原理,體現空間使用原則,體現人體尺度經驗,體現規范條例要求,等等。要清楚認識到這不是一個雕塑,不是一個積木,也不是童話里的房子,一定要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判斷你的建模(設計)。 1.3.2藝術審美性 在滿足建筑專業性的前提下,SkethUp模型還應體現出藝術審美性。無論建筑流派如何五花八門,如何標新立異,最終都會歸結到藝術上來,歸結到審美上來。同時也應看到,不同的領域、不用的專業、不同的流派會有特定的審美規律。我們不能用古典建筑的審美經驗來套到現代建筑的頭上,不能把北歐建筑的審美經驗套到中亞建筑的頭上,不能把理查德?邁耶(Richard Meier)建筑作品的審美經驗套到斯蒂芬?霍爾(Steven Holl)建筑作品頭上,如此等等。然而,有一些審美價值是每個建筑流派都遵循的,譬如說比例推敲、色彩搭配、材質選擇等等,盡管在具體的涵義上各方理解有所不同,但不妨礙我們在這些方向上追求SkethUp模型更有藝術審美性。在平常的學習工作中,我們應努力提升自身的藝術素養和對建筑的審美能力;在進行建模設計的時候,應根據甲方要求、建筑類型和設計本身等因素,把藝術審美性和建筑專業性有機統一起來,這是一個SkethUp模型(或者說一個設計)取得認可的重要原因。 1.3.3軟件技術性 無論是建筑專業性和藝術審美性,都不是SkethUp模型本身的軟件屬性。每一款軟件都有自己的邏輯構成特征,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體系,都有自己的具體操作流程,等等。只有熟練的掌握這些技能,才能運用這個軟件完成目標任務。具體到SkethUp,只有好的建模技術,才能建造出好的SkethUp模型;反過來說,好的SkethUp模型應該體現出軟件技術性。做好一個模型,很很多方式方法,但通常我們都鼓勵用最合理快捷的途徑,這是評判技術高低的標準。同時,由于SkethUp“工具—思考—設計”特點,設計師會對模型反復的修改,所以一個好的SkethUp模型應給可持續的修改留下可靠的通道。
1.4初學者應如何學習SkethUp,并利用SkethUp提高設計水平。
1.4.1專注認真,多思考多動手 做任何一個事情,都需要有專注認真的精神,也就是俗話說的:在狀態。學習Sketchup,就要保持在學習勁頭上的“在狀態”。很多初學者一開始勁頭很足的,因為Sketchup很容易上手嘛;但認識推推拉拉這些簡單命令后,他們就似乎碰上瓶頸了,因為Sketchup命令少嘛,好像沒什么可以研究的了。在這個時候,很多初學者的勁頭就松懈下來了。其實如果能突破這個瓶頸,就能進入學習Sketchup的新境界了。在這個過程里,一定要多思多動手。思,就要思這個軟件的特點,就要思每個命令的要領,就要思如何把這些命令組織起來。動手,就是對照著教程是實例來做,就是把你所感興趣的物體(包括你的杯子、手機、椅子或者你喜歡的規劃、建筑、景觀等等)用SkethUp建出來,就是把你所學到的SkethUp建模知識勇敢的運用到你的設計過程當中。很多初學者喜歡看教程看別人的模型,還以為自己懂了。這是很遺憾的做法。以為懂了,等到自己做就手忙腳亂了;就算真懂了,也不妨多動手練習,熟才能生巧。 在軟件里,基本命令就是基本功。任何一款軟件都有它本身的邏輯構成特征,基本命令恰恰就體現了這方面的內容。只有熟練掌握基本命令,才能深入的了解這款軟件的內涵,才能進一步的挖掘這款軟件的功能,才能獨創性的拓展這款軟件的應用領域,更好的服務我們的生活生產。Sketchup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命令少,簡單易學,容易上手操作。這是優點,但對很多初學者來說,卻是個缺點,甚至是個陷阱。有一些初學者使用Sketchup一段時間后,發現推推拉拉就可以完成一個形體了,大呼簡單,以為這個軟件也就這么點本事了,自己已經能熟練掌握它了,然后不思進取。還有一些初學者,發現制作模型只能推推拉拉,大呼過于簡單,不夠過癮,然后急于求成,到處搜羅或這種或那種插件,以為使用插件就能大功告成了。這樣是很遺憾的事情。以上兩種極端的初學者都很難學好Sketchup這款有獨特簡約美的軟件的。從筆者個人的經歷來看,一個初學者應該多用基本命令,把菜單欄、工具欄、“右鍵”快捷菜單的命令好好使用琢磨一番。軟件的奧妙之處就隱藏在這些看似簡單的基本命令當中。軟件操作過程實際上是一系列命令的連續組合使用的過程,只有全盤熟悉單個基本命令之后,才能合理有效的組合若干簡單命令,準確快速的完成復雜的形體任務。只有經過這樣的鍛煉后,初學者才可以初步領略到Sketchup的魅力所在,才可以運用自如的駕馭這個軟件工具為我們的思考和設計服務。 當然,Sketchup的魅力同時也表現在它的開放性,擁有眾多的五花八門的功能強大的插件,所以本書也介紹了若干插件,讓初學者對插件有初步的了解,以備后用。但從循序漸進的道理來說,初學者應首先熟悉基本命令,練好基本功,其實也為日后能有效合理使用插件打下扎實的基礎,否則即使再好的插件在你面前,也是一堆不知從何用起的垃圾而已。這就好比,武林高手一般都是不用刀槍的,但毫無例外他們都是從練刀槍開始的,同時這也不妨礙他們日后能“飛花摘葉”傷人,甚至比真實刀槍更有殺傷力。 1.4.3活學軟件,提高設計水平 如上所述,Sketchup是一款真正面向設計師的設計軟件。脫離設計來學軟件,可能只是學到了軟件的皮毛,學到了軟件的一些命令技巧而已,這樣還不能把Sketchup這款優秀的軟件融進你的設計思維和設計流程當中。所以在平常的學習工作中,要有意識的把軟件學習和設計表達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在學Sketchup的時候,要把建筑專業性、藝術審美性和軟件技術性有機的統一起來,努力提高自己的利用SkethUp做設計的水平和能力。 根據筆者的學習經驗,向大家推薦一個方法,就是用SkethUp臨摹你所喜歡的建筑(書上的、照片上的、或者你們家窗外的)。大概每個設計專業的學生都接受過老師的一個教導,就是要多畫草圖多臨摹,要經常臨摹一張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或者透視圖什么的。這個教導無疑是正確的,光看不練,總比不上手頭畫畫。臨摹好作品確實可以讓人在短時間內獲取大量知識和信息,并逐漸形成自己的設計語言。這是成為一個成熟設計師的良好開端。但是傳統的草圖式臨摹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特別是隨著草圖大師Sketchup的出現,這種局限就顯得更加明顯了。所以,我們要與時俱進,轉變觀念,開拓視野,升級思路,尋求并適應新的草圖式臨摹。(為了描述更明白,以下稱傳統的草圖式臨摹為筆墨臨摹,新的草圖式臨摹為SkethUp臨摹。) 筆墨臨摹是平面上的草圖活動,由于圖式局限,臨摹時可能會忽視很多問題。首先,比例、體量、材質的失真是很普遍的現象;其次,一些經驗不足的人,往往沒有考慮到一些細節的東西和交接的東西,而細節和交接往往決定一個設計的品質;再有,一般一張草圖表達建筑的一個方面或者一個角度,容易造成初學者的認知偏差,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而SkethUp臨摹是立體上的草圖活動,且是實時性連續流的。這樣全新的開放式草圖臨摹界面無疑帶來了一些令人振奮的東西。事實上,這樣的臨摹更能鍛煉一個設計師的整體把握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構造搭接能力、細節處理能力,等等。當然,這里并不是否認筆墨臨摹的作用,在平常的設計中,還是經常用到的。兩者可以相輔相成的使用。
轉載自SkecthUpBBS 書系之一《SketchUp8經典教程——操作精講與項目實訓》章節,老梁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