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_mop(9).jpg (466.43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3-5 21:41 上傳
überbauung Hegianwandweg
景觀事務所: Schweingruber Zulauf Landschaftsarchitekten, Zurich
地點: Hegianwandweg 28-36, 8045 Zurich
到達方式: 電車Tram 13 搭到Haltestelle Uetlihof
完工日期: 2003
建筑事務所: EMZN, Zurich
蘇黎世由于地形的限制,除了大家熟悉的蘇黎世湖周邊及河谷地外,可開發的平坦地不多。這些寶貴的平地資源幾乎都被用在建構蘇黎世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商業區上,而住宅區只能乖乖的退縮到附近的山坡地上了。這種地形跟都市發展跟基隆非常像,只要把基隆港換成蘇黎世湖就大概可以想象的出來她大致的輪廓。
然而,跟基隆市的都市發展宿命一樣,蘇黎世為了掙脫這個與生俱來的牢籠,也不得不奮力地往郊區發展。于是,在各個電車路線的末端就出現了許多的新興住宅區。類似臺灣的國民住宅,這類的集合住宅通常都是提供給年輕家庭或者是負擔不起市區高房價的低薪戶。相較于蘇黎世市中心的歷史建筑及獨棟公寓,這種較便宜的住宅除了擁有較新穎的設計外,住戶都擁有較完善的公共設施。同時,為了滿足大量遷入者的民生需求,新興住宅區往往也擔負起開發都市邊垂的重責大任,所以目前蘇黎世正在進行的大景觀案子幾乎都集中在這種所謂的〝新市鎮〞上。
show_mop.jpg (574.76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3-5 21:40 上傳
show_mop(2).jpg (492.58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3-5 21:39 上傳
顏色鮮艷且格局簡單的住宅單元
show_mop(3).jpg (438.44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3-5 21:39 上傳
überbauung Hegianwandweg這個新興住宅區位于蘇黎世西南方的山坡地上。雖然是利用山坡地開發的住宅,但是卻利用地形創造出居民生活起居所需的公共空間,諸如地下停車場、精致的兒童場、小型的草地足球場,甚至還有設計感十足的室內多功能運動場。
而在這么多完善的公共設施中,其中又以連結各棟住宅的人工地盤設計最令人側目。這個人工地盤的功能不僅是提供地下室停車的空間外,還是居民出入的主要動線,相較于常見的住宅中庭設計,設計師在這里發揮了不同于傳統的設計方式。
大概是因為人工地盤的關系,所以需要土壤層的植栽不太適合在此生長,而為了不讓這片還算寬闊的廣場顯得單調,設計師利用油漆這個意想不到的景觀元素盡情地在地面上玩起了幾何的圖案。就像TOPOTEK 1在柏林的案子Aussenanlagen DKV Versicherung一樣,在面對具有特殊條件限制的基地時,設計師們都大膽的選擇了非傳統的方法來表達對這個基地的想法。
show_mop(5).jpg (511.69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3-5 21:40 上傳
在überbauung Hegianwandweg這個基地中,住宅建筑量體是訪者第一眼會注意到的對象,不僅是因為她的體積大,同時也是因為她的設計與周遭的傳統建筑有明顯的差異,所以很難讓人忽視她充滿現代設計感的線條及顏色。
設計師在這里把戶外空間跟建筑物的關系做了很好的連結。與建筑物主要構成顏色相符的油漆線條由建筑物底下竄出,就像是錯綜復雜的輕軌路線一樣漫游在各個住宅單元中。白線可能代表了小明的家,而綠線也或許是尋找某個心儀鄰居的線索,而當所有的線條在廣場交會時,就會在黝黑的柏油畫布上牽扯出各種充滿想象的圖案。
show_mop(6).jpg (318.8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3-5 21:40 上傳
白色的線條像是腳踏車的軌跡
show_mop(7).jpg (316.75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3-5 21:40 上傳
show_mop(8).jpg (637.46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2-3-5 21:40 上傳
這個設計手法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游樂場-廟埕。小時候在奶奶家的對街就是我們那個小村落最大的土地公廟,在那個增產報國的年代,這個廟埕就是街坊鄰居放牧小朋友們最好的地方。
偏遠的漁村沒有現代的兒童游具,小毛頭們只能利用現有的地形地物來自娛。諸如警察抓小偷、紅綠燈、后抓先、藏拖鞋和踢銅罐等游戲都不斷的在廟埕上演,而有些游戲則需要多一點輔助才能進行,像是刺激的〝火車頭〞、稍嫌暴力的〝開先〞(應該是譯音)及需要在地上畫出一堆圓圈跟鑰匙孔的抓鬼等,這些游戲都需要用紅磚塊在地上畫出游戲線條才能進行。就這樣日積月累下,廟埕成了充滿線條及圖案的大畫布,只不過只要一陣雨下下來,我們的素人畫作就會被大自然的力量無情的抹去。但是只要等雨過天情后,我們又會利用半干的地面玩起了黑與白的爭戰游戲。
或許一時間還無法接受油漆這種創新的景觀元素,但是他的確在這個場合發揮了畫龍點睛的妙用。這里見不到常見的景觀組合元素,只有利落的線條在這里馳騁。但也許就是這么簡單的概念才讓這個小生活空間充滿了想象空間,簡單的線條及圖塊讓使用者盡情的發揮想象力,不再拘束于外界給的量產游具空間及既定游戲規則。
自從在柏林看過Aussenanlagen DKV Versicherung及后來幾個相似的案子后,就突然的發現原來景觀設計原來有這么多的面向。那瞬間,就像是被人用棒子狠狠地敲擊快要僵化的腦袋,也著實佩服德國人勇于突破卻又務實的設計手法(不像臨界瘋狂邊緣的西班牙人)。同時也提醒了我,面對一個設計時不要在像是套公式般的置入一連串早已被期望的東西,試著與基地對話,就算是瘋狂一點又何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