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 建筑圖案式的美麗相比, 植物給人的往往是不為人所重視的自然氣氛。今天提高綠地質量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從結構上看喬木、 灌木、草本多層綠化正在成為人們的追求目標。這中間也有走向另一個極端的傾向,植物過密、種類過多,難以形成明確的空間。從目前看結構上應注意:
12-14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空間結構注意要點.jpg (116.99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10-23 16:21 上傳
1、大喬木應無條件保留 據統計近年來天津市區植 樹成活率不高,除去技術原因造成的死亡外,很多是由于有意識的砍伐――各項建設與綠化交叉施工而毀樹造成的。這中間受害最大的是大喬木。所以,當喬木生長已達到設計效果時應將其視為周圍建筑計區和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不得單獨取消。 2、大量鋪設草坪 草坪是各種植物和非植物材料產生效果的統基面,離開它便如同在土面上擺設高檔 家具一樣。草坪應盡可能滿足人們的進入要求,這將會帶來一種在 室內難以得到的感受,同時草地上的景物只有在人們穿入穿出時才能充分展現出魅力,否則只能是供入神游的大筑景。很多專用綠地和部分公共綠地,如果在管理和時間上安排得當會收到良好效果,對于占成本較多的需水、修剪施肥打藥等問題,可以通過中水利用、生長調控、緩釋肥研制開發和智能化規范管理加以解決。 3、綠籬的使用宜慎重 國外對綠籬的使用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室外的空間組織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矮笛多作為模紋花壇,高度很低,使中間填充植物充分表現。高留高達三四米,幾重幾進整齊而形式靈活,充分順應了"室外空間室內化,室內空間室外化"的潮流。前景常為觀葉、觀花植物的多種搭配,背景是高大樹群,偶爾花叢中出現的蘆葦打破平直的綠籬線條和樹林產生呼應,總的看來綠籬是精細配植的需要。今天 公園中絕大多數的綠籬僅起防護作用,過量應用往往成為綠地的枷鎖.今后應慎重使用,突出特色。 4、適當使用灌木 灌木以其色彩變化豐富、見效快而大量應用,特別是在提倡喬木、灌木、草本搭配時更應注意不要產生負作用。常常可以見到高沒人膝的雜草中喬木長勢衰弱,灌木卻不受控制地生長,占據著游人應享用的地盤,堵塞著人們的視線。只有當需要封閉空間(如在坐 椅背后)或重點觀賞時,灌木的作用才能充分得以體現。 某些小喬木在使用時也會產生類似問題,如龍爪槐常成行成列地栽種在寬闊的道路門低矮窄小的樹冠不能提供遮蔭反而有一種空間壓抑感,使人匆匆而過,難以停下來細細觀賞。植物的高水平配有一定難度,不能機械地照搬一些構圖方法,只能使用一些塑造手段,大致地創造出不十分確定的空間,這種空間常不作為主景出現,給人的影響多是潛移默化的。材料上不要為使用而使用,使用的目的是為了使材料的特長得以充分發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