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濕生植物品種繁多,如果運用不當,不但不能從整體上提高園林景觀的層次,而且還會對景觀造成負面影響。所以在水濕生植物配景中,要遵循以下原則:①多樣和統一相結合原則。水生植物在選擇上要講究多樣性和統一性這個總則。在植物的選擇上講究形態的多樣性和風格的一致性。②獨立性和融合性結合。景觀要有自己獨特的性質才有吸引力,但是切不能和總體的景觀格格不入。③講究旋律和節奏。水濕生植物造景要有韻律和節奏感。可以利用水濕生植物的形狀、色彩、線條等特點和岸邊植物相互配合,從而產生韻律感和節奏感。
12-01水濕生植物在園林景觀中的合理配置.jpg (91.83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27 17:11 上傳
2、水濕生植物的景觀配置 ①水體沿岸地帶的植物。水體和地面交界的位置土壤相對比較濕潤,下雨時有些地方會被水淹沒,所以要選擇在干濕兩種環境下都可以生存的植物,并充分考慮山水之間景觀的協調配合。所以可以選擇種植水杉、柳 樹等喬木。 ②淺水區和深水區的植物選擇和配置。在淺水區適合很多水生植物的生長。對于沼澤可用挺水植物進行配置,例如蘆葦、美人蕉、蒲葦等。"茅鄉水景"運用多種水濕生竹屋進行配置,不僅豐富了植物種類,使山、水、地三者自然銜接起來,而且還起到了保護原有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功能結構。 深水區適合水生觀賞類植物的生長,如荷花,睡蓮,芡實等。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荷花。西湖的"曲院風荷"是最為著名的深水區水生植物景觀。曲院風荷結合了西湖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特點,大面積種植荷花和睡蓮,營造出夏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致。 ③水中 亭臺、樓閣等 建筑周圍的水生植物配置。水中的亭臺樓閣是不缺少的園林建筑,它的作用使增添水體的情趣和人文氣質。水生植物在水中亭臺、樓閣的作用主要是對建筑物的硬質墻體起到遮擋和協調作用,所以這里應該選擇常綠的,而且植株較大的水生植物。比如在水邊建筑旁種幾排 竹子,在竹子下面種植大量菖蒲、蘆葦進行協調、移步異景和空間分割的作用,達到遠景和近景的協調配合。另外,還可以建立人工濕地來營造狹窄水道除曲徑通幽的景觀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