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平面布置。 規則式布置是居住區樓以及道路中最常見的,而規則式。混合式、自由式則是園林 景觀規劃中普遍存在的。第一,規則式,便是幾何圖案,通過明顯的主軸線,加之根據固定幾何圖案對水體、園路、 廣場等內容展開布置,從而使人們感覺明快整齊。第二,自由式,這種形式更加靈活,室外空間通過巧妙運用曲折迂回的園路實現分割,同時,人們會在 植物綠化自由配置中感受到自由輕快、滿富自然的感覺。第三,混合式,這種布置結合了上述兩種形式,將規則式、自由式中整齊、靈活的特點合而為一。使得周邊樓群在園林 建筑、道路、 小品、廣場、綠化等布置下實現和諧。
11-30中小城市居住小區園林景觀綠化規劃.jpg (118.76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25 15:48 上傳
2、小區道路及園路的規劃。 首先,小區道路方面。為了使得人們步行、車輛進出,就要保證居住區道路主次區別明顯,有較強的領導力。小區道路要選用還行道或者人車分流等形式,才能確保其 交通寬度的同時,保障道路安全。其次,園路方面。其寬度以及路面鋪裝等方面與小區道路存在極大的區別,綠地空間、空間形狀要通過流暢線性、曲折形式等形式被分割與改變。并且,其園林景觀要依靠不同植物配置創造而出,從而帶來移步換景的效果,使人們產生不同的視覺體驗。園路還有一大作用便是連接類似于 亭、花架、廊等建筑以及水體、小品、鋪地等景點。從而,為了確保休閑游覽中不會產生"走回頭路"以及"遇死路"等問題,就要確保園路為環形狀態。 3、園林綠化規劃。 喬 灌木主導,加之植物覆蓋地面應是居住區綠化的內容。在其種植方面,種植方式應當選用叢植、孤植、群植等,從而做到因地制宜,更與自然相近,達到虛實相襯的和諧氛圍。同時,常綠 樹與落葉樹數量的搭配也是植物配置中重要問題,為了使得季相變化以及層次感被展現,就要通過色葉、觀花、觀果等類型植物。為了增加社區內生動活潑、美麗自然的特點,就要根據建筑環境的差異來選擇園林植物相匹配,對樹種姿態、枝干的美感要進行甄選,使得園林景觀意境豐富。然而,不僅要關注種植方式,綠化規劃養護工作也值得關注,為了既保障人民居住環境景觀和諧,又能夠實現低成本、便捷的養護,就要確保種植方式的科學性,采取鄉土樹種,盡可能適地適樹。 4、其它配套設施。 為了使人與自然更近距離,就要運用仿樹樁的座 椅及 桌子,使小區的配套設施能夠更加自然,更加質樸。同時,鋪地的多樣性要在空間開合處體現出來,達到優化環境基調的目的。健身器的建設也要完善,從而滿足居民健身的需求。不僅如此,還要優化燈光照明、綠地噴灌等相應小區內需要的設備構建,確保社區硬件能夠滿足住戶的需求,提升生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