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形態特征就是植物外觀形象,利用植物的大小、高低進行組合配置構景,使 景觀具備觀賞性的效果。例如,布置空間比較寬闊,用大喬木作為景觀的主體構造,縮小空間感,再在周圍種植 灌木和小喬木,形成優美的景致。注意控制間植方式,反映出植物的多樣性和變化性,高低參差不齊的大小喬木,能形成重疊感,灌木的穿插又能使人們對空間感有強烈的分隔,實現對空間的有效劃分。 2、利用植物的色彩特征 利用植物的色彩特征使景致通過視覺上的作用層次鮮明,就要遵循色彩搭配和構成的基本理論,色彩能帶個人最直接的感官刺激,合理利用色彩的冷暖感,包括紅色、黃色、橙色的暖色系以及藍色、青色、藍紫色的冷色系,巧妙搭配,將各種色系組合成相對應的空間效果,例如深色給人凝重,淺色使人輕快,灰暗讓人憂郁,鮮艷的暖色系給人華麗感,灰暗的冷色系給人樸素感等等。
9-30城市公園綠化植物配置的審美策略.jpg (105.83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2017-7-4 16:37 上傳
3、利用植物的質感特征 一些城市綜合性的大 公園非常注重植物質感的選用,如果在重要的景觀上選用了銀杏、大葉樟等質感比較粗糙的植物,那么在背景的植物選擇上就需要一些質感細膩的植物來陪襯,例如垂柳、天竺桂等,而中等質感的植物可以用以前面兩種不同質感植物之間的過渡。如果 裝飾的空間比較狹小,植物種植受到空間的限制和制約,就要避免質感粗糙植物的選擇,讓空間感放大,不給人擁擠的不安感;如果裝飾的空間很空曠,則必須要選用質感粗糙的植物,合理配置,加強整個空間的親近感,不讓人感到空曠孤單。但這里有一點需要引起注意, 樹木是季節性比較鮮明的植物,會隨著季節的變化枯萎、落葉、發芽、長大,有些樹干也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因此設計人員在植物景觀的布置設計中,必須綜合考慮季節對樹木外在形態的影響,密切關注不同季節下有可能發生變化的布景觀察效果。 4、強調植物的調和對比 將各種植物以最美的形式設計、布景,從而展現出來,為人們創造一個幽靜的具有觀賞價值的環境,這本身就是一個追求藝術的過程,需要設計人員在設計前期和布置過程中都必須遵循美學的原理,以獲得更好的景觀效果。 植物調和的作用就是讓景觀看上去具有一致性和和諧性,形成讓人舒適的協調感,如果布景的過程中忽略了一個突出的要素差異,整體效果上的反差就會表現得強烈而明顯,嚴重影響了整體的美感。調和,就是為了要烘托出整體的氣氛,強化城市公園的主題思想。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就要從植物的外形、色彩和質感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并進行對比,定下整體的風格基調,在此基礎上對布景和搭配進行合理科學的設計和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