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植物都具有一定的生物學習性和生態學習性,因此,在植物造景中要求適 樹適地,這樣生長才能良好,才能顯現出其應有的色彩和魅力。因此,必須了解所栽花木引進地與原產地的土地條件、抗旱耐寒的性能、樹姿樹形的發展趨勢和生長情況,在遵循其生態性原則的基礎上力爭配置出多功能、多結構、多層次的植物群落,達到文化美、色彩美、藝術美、生態美的統一。 2、植物造景要突出其主題性 在植物造景中,主題性原則起著綱領性的作用,是植物造景思想的體現。就建造園林本身來說,植物造景要意境深遠、主題突出、基調鮮明,植物造景的變化使園林 景觀的形式、內容、風格、功能、布局等方面有所不同。園林植物造景的主要功能是美化環境、陶冶情操、消除疲勞、改善視覺、滿足游憩和傳播普及植物知識等。植物造景要做到點、線、面相結合。
9-28園林景觀中植物造景應注意的問題.jpg (112.59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29 16:04 上傳
3、植物造景應具有文化內涵 傳統文化通過植物造景來體現,利用植物的觀賞特點、生態屬性與生物學特性使樹木花草人格化,以此來體現詩情畫意,賦予一定的象征,從而達到以物明志的效果。自古以來,對被文人墨客贊詠的園林植物不勝枚舉,如柳樹是春的使者等。 4、植物造景應顯示季相變化 按照植物季相演替和不同花期的特點來創造園林時序的景觀是園林中植物造景的一大特點。同一個景點,乃至同一座園林,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產生昏晨各異、雨晴殊異、夏冬不同的各種景象,人們可以欣賞園林景觀的各種應時風姿。園林不僅昏晨、晴雨、四季的景觀不同,而且年復一年,隨著植物的成長、更新、復壯、衰老均會呈現出不同的景象。 5、植物造景應具有一定的藝術性 植物造景要根據其立地條件綜合考慮,與現代 建筑協調栽植,綜合自然環境、建筑造型、功能特點、畫面構圖和透視色彩效果等統一考慮。植物配置形成后不但讓人們欣賞其形態美,還應讓大家體會到其意境美,要含義深邃,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