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宜原則 適宜原則通常包含了2個方面,一方面是適地適 樹,另一方面是和四周外界環境的相互協調性。適地適樹通常是指綠化 植物的特點與立地條件能夠相互地適應,而立地條件是指栽種地相應的氣候特點、土壤理化性質、光照狀況與濕度等各種因素。園林綠化植物的特征主要包含了植物高度、綠色時期、開花時期、花色與適應性等方面。 2、根據綠化特性與功能達到配置目的 首先應當確定園林綠化所需要表達的主題意向,根據這個主題意向選取合適的植物進行合理配置。確定單種或者多種特殊的喬木、 灌木與花卉等,從而能夠形成一種特殊的自然風格,不斷擴大充盈其具體內涵,最終促成一種文化理念和精神特質。同時應當充分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選取各種不同的地被綠化植物,比如在規則形式的園林格局中,應當選取植株具有整齊一致與耐修剪特點的植物品種;對于在自然形式的園林環境中,則應當選取植株具有高低錯位與花色多樣特點的植物品種,從而可以體現出自然風格。
9-27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原則.jpg (265.76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28 15:54 上傳
3、合理安排,統籌兼顧 園林綠化植物配置過程應當遵循自然發展規律,結合園林所在的地理環境、土壤狀況與 景觀性質等方面進行系統性的統籌設計 規劃。關注保護城市化的自然景觀、歷史文化景觀以及自然物種的生態多樣性,處理好其和城市綠化園林的相互關系,促使城市規劃建設進程能夠與自然和諧相處,同時可以回顧歷史,保留歷史文化的命脈。 4、經濟適用性原則 經濟適用性原則一般是指發展節水型的綠化園林,或者在綠化植物配置過程中應當充分地考慮節約水 資源的問題。比如,合理地發展草坪,特別是冷季型的草坪,盡量選取具有耐旱節水特性的草坪品種,采用冷暖季草混搭模式,或者選取具有耐旱特性的地被植物。 5、符合生態學原理 符合自然發展規律與外觀風貌的園林綠化建設,應當關注生物的自然多樣性。所以園林植物的植物配置過程需要體現出植物群落的多層次特點,有利于形成喬木、灌木與草本植物相互結合與層次鮮明的景觀風貌。同時應當關注園林植物葉色、花色與高低植物的合理配置,促使色彩與層次能夠表現得更加豐富。 6、符合美學原理 植物美作為園林美的主體要素,在園林綠化的植物配置過程中應當重視植物色彩與色調的多樣性狀況。充分展現出綠化植物的生態學特點,運用最合適的色彩穩定規律達到科學的合理配置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