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處理應該從單個空間自己和不同空間之間的關系兩個方面考慮。單個空間的處理要注意空間的大小、封閉性和圍合性、色彩、形狀和要表達的思想之間的關系。不同空間的處理要注意先后順序、層次、排列等等關系。現代園林 景觀空間的設計,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看看空間的功能要求和藝術要求是什么,看看空間要表達的思想是什么,看看空間的大小怎么安排自然景物和 建筑物。為了獲得豐富多彩的園林景觀空間,要注意空間的變化性和文化的滲透性,動靜結合,利用對比的的手法形成空間的變化,從而做到大小、明暗、動靜、虛實等等特征的有機結合。要知道,任何一個現代園林景觀空間的設計,都是一個完整的構思、一個文化和藝術的體現,一個創造性的思維再現。
20160912114246_2259.jpg (132.25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6 17:43 上傳
虛實,空間要做到虛實結合,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空間的虛,就是沒有人可存在于其中;空間的實,就是有實在的實體存在,虛實處理時應創造含蓄的空間,讓人含糊而不能全部識讀。 層次,園林空間要通過視覺來判斷空間的實際大小,如果沒有層次關系,一眼就可以看到院內所有的景觀,但如果隔著很多層次去看,就會造成一種強烈的視覺上的錯覺,讓人覺得空間是無窮盡的,層層復層層的感覺。 軸線,跟一般意義上的軸對稱感不一樣,園林景觀的視覺美更側重于不對稱性,這樣會使得靜態的事物變得有運動感,小的局部空間采用對稱中軸線或者利用山、塔、 橋、 亭等標志物來設計風景游覽線,這種標志物是軸線延續的關鍵。 借景,是指根據選景的需要,將園內視線所及的園外景色組織到園內來成為園景的一部分。借景的最大特點是使園林內外有機的聯系一起,擴大了院內的景觀。借景的難點在于怎么樣溝通園林內外和 室內外空間,還不讓游覽者覺得突兀不協調。 障景,障景的手法是我國造園特色之一,是指在園林中為了豐富園林景觀,避免遠景平鋪直敘,用屏障物遮擋視線,促使游人視線轉移,達到步移景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在園林布局時多用假山、曲廊、 樹叢、 圍墻等物體進行障景處理,而且多用于入口處、自然園路交叉處或河湖轉彎處,在無意識中阻擋游人的視線,將其引至另一個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