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場
廣場是城市空間環境中最具公共性、最能反映城市文化特征的開放空間,故有"城市客廳"的美譽。在廣場的設計中,往往對 地形進行抬升和下降處理。對紀念性園林如紀念碑、塔、 雕塑或主題標志性 建筑的地形常作抬升處理,以體現崇高、雄偉的意境,使觀者油然而生肅穆感。水景能增強 景觀的動感,噴泉地宜高或平,其位置可高可低,以仰視體現高大而壯觀,以平視體現平和而親切。旱地噴泉則宜下沉,以俯視體現生動而活潑。對無主景的公共休閑廣場常做下降地形處理,如建造下沉式廣場以交匯視線景觀來營造群眾性文化表演和娛樂休閑的場地。
20160331135413_4867.jpg (66.6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16-9-18 16:27 上傳
2. 街道綠地
街道綠地是街道景觀的要素,為了創造良好的視覺效果,除了合理搭配各種 植物以外,適當的地形處理也非常重要。整地時把地形做成"龜背"狀或楔形,不僅能增強道路的連續性,方向感,豐富地面的景觀層次,還有利于阻止尾氣、粉塵、噪音的擴散,產生良好的生態效益。
20160331135442_2371.jpg (99.59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16-9-18 16:27 上傳
3.園路綠地
在居住區、 公園、風景區的道路設計中,對園路進行地形處理以形成適當的起伏,或用步道臺階緩沖平坦的路面,可達到調節游人步伐,緩解疲勞的作用。園路兩邊的地勢呈起伏狀,既滿足了排水,又使道路具有流動性和方向性。采用不同材料點綴路面,如用鵝卵石或碎石拼成圖案,可以從色彩、造型上豐富園林景觀,且有助于健身。
20160331135457_1117.jpg (87.23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2016-9-18 16:27 上傳
4.濱水綠地
路堤是聯系水與綠地的媒介,是現代城市中濱水綠地景觀常見的園林要素。把路堤處理成微傾斜狀,采用沙灘或草地模式使路堤緩緩延伸到水面,可打破綠地與水的界面。把路堤做成臺階,并將其延伸到水中以提供人們戲水的可能。自然式水體則講究"疏源之去由,察水之來歷",需要設計者多觀察自然水體并加以提煉,求得神似而非形似,將人工水面創造出近似自然水系的效果。為了避免水出無源,通常將水面輪廓處理成自然曲折、時隱時現,水岸為自然曲折的傾斜坡地。如果是寬闊的水體,還可創造島、洲、灘等景觀。
20160331135514_0098.jpg (54.29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16-9-18 16:28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