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調查道路的周圍環境和立地條件,為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調查的指標有:周圍綠化現狀(綠化的布局、 樹種及長勢)、土壤理化性質及地下、空中管線和大型公共場所。 仔細分析,合理 規劃。道路綠化包括行道樹、分車帶、中心環島和林蔭帶四個組成部分,為充分體現城市的美觀大方,不同的道路或同一條道路的不同地段要各有特色。綠化規劃在與周圍環境協調的同時,四個組成部分的布局和 植物品種的選擇應密切配合,做到景色的相對統一。
20160329114150_2339.jpg (81.93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16-9-12 15:46 上傳
1、行道樹以冠大蔭濃的喬木為主,側重落葉類,夏季可遮蔭,冬季可為行人提供天然日光浴。間距5~8米,在有架空線地段,應選擇耐修剪的中等株形樹種。 2、分車帶是道路綠化的重點。應結合自身寬度、所處車道性質及有無地下管線進行規劃。位于快車道之間的分車帶,以草坪和宿根花卉為主,適當配以小型花 灌木。位于快、慢車道之間的分車帶,寬度為2米以下或有地下管網的,以草坪和宿根花卉為主;寬度在2~4米且無地下管網的,可采用灌草結合的方式,做靈活多樣的大色塊規劃設計;寬度為4米以上且無地下管網的,除灌草結合外,還可配以小型喬木。 3、中心環島地處道路交叉點,目的是疏導 交通,要求綠化高度在0.7米以下,為使司機和行人能準確地觀察到周圍環境的變化,可采用小喬木和灌木、花、草結合的方式進行各種幾何圖案或變形設計。 4、林蔭帶以方便居民步行或游憩為前提,參照 公園、游園、 街頭綠地進行喬、灌、草、花的合理優化配置;同時,可布置少量的園林設施,如園路、花架、花壇、園 桌、園凳、宣傳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