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動態組件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了,今天分享一個自己做的陣列構件,好看與否不重要,只求分享自己的經驗
先放上最終效果
z2.jpg (246.42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7-1 19:18 上傳
主要利用組件屬性,給一個組件定義了復制、Z軸位移、剖切面等功能來達到想要的效果;
有興趣的吧友可以繼續看制作過程...
1.首先需要一個組件作為陣列的單元,下圖是該模型的組件單元(姑且命名為G01,方便描述)
搜狗截圖20150701192733.jpg (23.87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7-1 19:27 上傳
2.組件G01需要在一個群組/組件內(命名為G0),至于為什么非要這樣,后面會跟大家解釋;
3.打開組件屬性窗口,給組件G01添加位置屬性X,Z,行為屬性Copies,以及根據需要添加自定義屬性(該模型模擬的是兩個正玄函數的疊加,故自定義了4個函數,分別為兩個角度值,兩個正玄函數值),如下圖:
搜狗截圖20150701194604.jpg (45.08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7-1 19:45 上傳
群組G0中的N表示G01復制的總數量(直接控制復制數量的屬性為copies),D表示復制出的每兩個G01的軸點的間距;
組件G01中X后的函數表示陣列復制出的組件,Z后的函數表示每個復制出的組件的Z軸位移滿足的公式,copies表示復制出的數量,自定義屬性A1、A2、Vz1、Vz2為主要控制Z軸位移的函數;
至此,模型已經建立完成達到如下效果(相信接觸過動態組件的吧友,到達這一步一定很容易):
搜狗截圖20150701195957.jpg (197.81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7-1 20:01 上傳
4.接下來就要利用剖切面對該模型的上部及下部進行裁剪處理,此處需要兩個剖切面,如下:
搜狗截圖20150701200044.jpg (205.11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7-1 20:01 上傳
由于SketchUp在同一個組內不允許同時激活兩個及以上的剖切面效果,故需要在群組G0內放置一個剖切面,G0外放置一個剖切面(所以最開始才有了群組G0的需要),至于為什么不在陣列組件做好之后再創建一個群組/組件將它們包含起來,原因是組件屬性都是基于組件/群組的軸進行定義的,后期創建組件難免會產生坐標軸的錯位情況,導致組件的屬性函數計算出錯,模型發生位移、變形等難以預料的情況,后期修改起來比較麻煩。
因此,制作動態組件之前,最好能提前規劃好組件的分組層次,減少出錯率
激活兩個剖切面后的效果如下:
搜狗截圖20150701200122.jpg (127.38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7-1 20:01 上傳
如有介紹不周之處還望各位大神斧正。。。初次發帖,請多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