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靈感來源于英國建筑設計師 威爾金森·艾爾(Wilkinson Eyre)的渴望之橋(Bridge of Aspiration) 這個天橋連接了兩棟建筑物不同的樓層, 利用23個輕量的鋁合金方框作為骨架, 每一個相鄰的方框皆旋轉4度, 由這一端到另外一端, 足足將整個骨架旋轉了90度, 而且逐漸增加高度以連接不同高差, 非常輕盈、巧妙且低預算的設計。 因為過街天橋位于長沙, 當時想做一個符合“星城”特色的設計, 而星夜旋轉的圖片吸引到小吧。 (下圖所示)恰巧這種內部螺旋的理念與自己的設計思路相吻合, 于是就有了后來的設計。 后來又加入了一些不同的表皮和體量演變, 算是一個 V2.0 版本。 1、根據橋梁的大致比例,建立一個長方體并創建群組,尺寸參見下圖。 2、使用變形框扭曲(SUAPP編號155) 工具,將體塊順時針扭轉90°。 3、使用變形框收分縮放(SUAPP編號155),將體塊兩端頂面中點均沿水平向拉伸1.1倍,使兩端形成斜面入口。 4、右鍵“柔化/平滑邊線”,法線之間的角度拉到0,即顯示出體塊表皮肌理結構線。 5、賦予材質,區分玻璃面與實體面。 6、進入群組用只選擇線(SUAPP編號3),再用線轉圓柱(SUAPP編號148) 工具,生成桿件。 7、根據人行天橋的樣子做橋體,尺寸參考下圖。這里暫未做樓梯和無障礙通道,有興趣可以繼續細化下去,因做法都是基礎的幾何體就不做詳述。 8、繼續做橋體通道和欄桿。將做好的扭曲體塊放置在橋體上,這個景觀人行天橋的方案模型就完成啦! 本文選自SketchUp專業刊物《吧卦》 《吧卦》10期合刊P10 文末贈送該教程模型 本文作者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