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復 5# 劉企 的帖子
回小怪:
這種千奇百怪,帶很多“洞洞”的石頭叫“太湖石”,
顧名思義,這種石頭出產在太湖周邊,在江蘇無錫、蘇州附近的太湖邊偶可見到,
石中孔洞是石灰巖經過億萬年的流水沖蝕后形成的,
這種石頭也是屬于不可再生資源,近年各地搞建設,需求大,掠奪性開采,目前資源已經不多,已經受控制。
“太湖石”構建的假山在江南富庶地區和北方的宮廷建筑中見多,
用“太湖石”構筑假山的技術,也是蘇州地區的匠人技高一籌,
據文字記載,歷朝歷代皇宮內的假山,基本都由蘇州工匠(吳人)所建。
據我所知:古時,拼合假山是用糯米漿拌石灰粉(輔天然顏料),歷經千年不爛,自“水門汀(水泥)”自西洋引入后,近代當然是用水泥的了。
對此有興趣,建議到蘇州獅子林一游,
蘇州的獅子林是最經典的假山見長的園林,(幼時我們弟兄經常鉆進去捉迷藏)
搞景觀假山不到獅子林,就象學音樂的沒有到過維也納,實屬一大遺憾。
順便說一下:蘇州獅子林在建國前是貝聿銘的宅地(貝家在蘇州系望族)。
附近有個蘇州博物院,是貝聿銘晚年大作,可以同時看一下。
蘇州博物院隔壁有個拙政園,也是公認為園林經典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