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 植物配置求群落 景觀,"師法自然"植物造景利用喬、灌、草形成 樹叢,樹群時更注意深淺兼有,若隱若現,虛實相生,疏落有至,開朗中有封閉,封閉中辟開朗,從無形之虛造有形之實,體現自然環境美。 1、考慮植物的生態習性 植物生態美首先要保證植物生長良好,因此進行植物配置時,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長,充分發揮其觀賞特性。植物配置時要掌握每種植物的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如落葉、常綠之分,慢生、速生之分,喜陽、耐陰之分,喜酸性與耐堿之分,耐水濕、喜干旱等等一系列。水池應種濕生植物如:落羽杉、垂柳、池杉、楓楊等,墻陰處應植女貞、竹等耐寒植物,背陰且能略受陽光之地栽杜英、山茶等。杜鵑要求一定的遮蔭環境,一般在大喬木下的杜鵑開花,生長都較好。
11-17現代園林植物配置的藝術手法.jpg (722.78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5 15:48 上傳
2、充分運用植物的觀賞寓意來表現意境美 意境美是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運用植物材料來創造園林意境。如松竹梅的"歲寒三友",梅蘭竹菊的"四君子",紅豆的相思,垂柳的惜別,松柏的蒼勁,竹之虛以有節,梅之獨傲霜雪,蘭之幽幽清香,蓮荷的吉祥如意等等采寓意造景。選擇不同的樹種,創造不同的景觀效果,感受不同的寓意,從觀賞植物的形態美到植物的意境美。 3、充分表現植物景觀的色相和季相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顏色,如針葉林呈藍綠色,常綠闊葉林呈深綠色,銀白楊呈現碧綠與銀白交相輝映的色相,掌握不同的種群的色相,合理配置交換的林相。在我國在較長的植物生長期內,用較多的品種,滿足對色彩的需求顯示出相變化,按照植物的季相和不同花期的特點創造園林時序景觀,使在不同的季節,在同一地區產生不同群落形象。春夏時節鮮花錦簇,二月蘭、山桃、迎春、連翹等。早春競爭花開,月季、桃花、梨花、櫻花等相繼綻放。形成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綠樹成蔭,秋季碩果累累,冬季枝干遒勁,四季演變的園林景觀。 4、要根據環保的要求選擇樹種 在眾多的樹木之中,有許多不光具有一般綠化、美化環境的作用,而且分別具有防風、固沙、防火、殺菌、隔音 吸滯粉塵、阻截有害氣體和抗污染等保護和改善環境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園林、綠地、工礦區、居民區配置林木時,應該根據各個地區環境保護的實際需要,配置適宜的樹木。例如,在粉塵較多的工礦附近、道路兩旁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區,應該多配置一些側柏、檜柏、龍柏、青桐、槐樹、懸鈴木等易于吸帶粉塵的樹木;在排放有害氣體的工業區特別是化工區,應該盡量多栽植一些能夠吸收或抵抗有害氣體能力較強的樹木,如廣玉蘭、海桐、構樹、棕櫚等樹木。 5、要根據綠地性質進行配置 各 街道綠地、庭園綠化中,根據綠地性質, 規劃設計時選擇適當樹種。如設計烈士陵園綠化,樹木選擇常綠樹和柏類樹,表示烈士英雄"堅強不屈"高尚品德。在幼兒園綠化設計,選擇低矮和色彩豐富的樹木,紅花繼木、金葉女貞、十大功勞由紅、黃、綠三色組成,帶來活潑氣氛。還要考慮不能選擇有刺、有毒的樹木。如夾竹桃、構骨等樹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