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當前的水生
植物利用方式都是采用人工施工的方式進行的,而非自然形成后再加以利用的。因此,為了保證水生植物的應用效果和生態效益,提高水生植物在改善環境中所起到的藝術氣息,當代
景觀以為,在園林景觀的水生植物應用中,需要遵循相關的應用原則。
10-9水生植物在景觀中的應用原則.jpg (46.57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17-7-7 17:07 上傳
1、水生植物景觀與園林的整體統一原則
園林景觀是由一系列的景觀部分組成的整體,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在水生植物景觀設計時,也應把水體景觀作為一個部分來思考。除了應用水生植物造景外,還要注重水體景觀與周圍景觀耐濕喬
灌木的配置達到整體最佳狀態。
2、注意混合的植物配置方式和季相變化時的景觀變化的原則
由于植物的生長期具有一定的時間范圍限制,在不同的季節,水生植物的生長狀況也都不盡相同。因此,為了能保持四季都能實現良好的水生植物景觀,在種植水生植物時應注意搭配種植,混合的種植不同季節生長的水生植物,可以提高景觀的觀賞性,形成穩定和多彩的自然景觀。
3、植物種類多樣性與生態多樣性相結合的原則
由于水生植物分為漂浮植物、沉睡植物和挺水植物,而沉水植物因在水底而不能很好的體現其觀賞價值,因此在當前的水生植物應用中,往往忽視了沉水植物的應用。但研究表明,采用多種植物種類應用在同一空間不僅能夠增強生態系統的穩定,還能防止水體富營養化,降低重金屬對水體的污染,保證水生植物健康的生長,起到更大的生態效應。
4、展現地域性特色的原則
不同的地域其水景的特點也有不同,根據不同的立地條件、不同的周邊環境,選用適宜的水生植物,結合瀑布、疊水、噴泉等不同的環境呈現各具特色又豐富多彩的水體景觀。不僅要使用常見的水生植物還應開發適合當地并具有地方特色的野生種類,展現地域性特色。
5、展現文化意境的原則
在傳統園林設計中,園林植物的參與并不僅僅用于造景,更大程度地上是“借物言志”,把許多文化內涵賦予水生植物。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將荷花的自然之美延伸到對其高貴品格的崇敬。所以,應進一步挖掘水生植物豐富的文化內涵,創造出千姿百態的水生植物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