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 植物造景,必須具備科學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既滿足植物與環境在生態適應上的統一,又要通過藝術構圖原理體現出植物個體及群體的形式美,以及人們在欣賞時所產生的意境美,這是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 1園林植物造景應遵循生態學原理, 樹立生態園林的觀念 就是利用喬、灌、草形成樹叢、樹群時,達到深淺兼有,若隱若現,虛實相生,疏落有致,開朗中有封閉,封閉中辟開朗,從無形之虛造有形之實,體現自然環境美。簡而言之,就是人們常說的"師法自然"。 1.1因地制宜、科學設計、適地適生 根據立地條件,結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點和對環境的要求,讓各種植物均能良好生長。切忌盲目引進推廣外地園林植物,要多開發和使用鄉土樹種。 1.2關注生物多樣性 多數自然群落都不是由單一的植物群體所組成,而是多種植物和其他生物的組合。從某種意義上講,園林植物造景就是一個模擬和創造自然生態系統的過程。 在遵循生態的基礎上,根據美學要求,進行融合創造。不僅要講究園林植物的現時景觀,更要體現園林植物的季相變化以及生長的景觀效果,從而達到步移景異,時移景異,努力創造"勝于自然"的園林藝術景觀。
9-22園林綠化設計植物造景的藝術手法.jpg (69.92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21 16:16 上傳
2.1充分表現植物景觀色相和季相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顏色,運用不同的種群色相,合理配置成具有一定美感的林相。在植物生長期內,用較多的品種,滿足對色彩的需求,顯示出相的變化,按照植物的季相演替和不同花期的特點創造園林時序景觀,使在不同的季節,在同一地區產生不同群落形象,形成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綠樹成蔭,秋季碩景累累,冬季枝干虬勁四時演變的園林景觀。 2.2充分運用植物的觀賞寓意來表現意境美 意境美是指"歲寒三友",梅蘭竹菊的"四君子",紅豆的相思,垂柳的惜別,松柏的蒼勁,竹之虛以有節,梅之獨傲霜雪,蘭之幽憂清香,蓮荷的吉祥如意等等。選擇不同的植物,創造不同的景觀效果,感受不同的寓意,從觀賞植物的形態美轉化為品鑒植物的意境美,最終達到園林設計的最佳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