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路的曲直相間互為配合與綠地空間的復合設計,曲線和直線不論哪一種都是單一線性空間,兩者結合可以優美的曲線和直線穿插進行復合設計,充分體現場地的魅力,極盡自然地亮化,滿足人的心理需求,使人盡享自然,人行其中沿途看不完的美景,極大滿足人的心理需求。 2、消防車道的隱形處理。居住區的道路著重強調保留區內 景觀交流的空間和場所及滿足消防,盡可能結合實際對人的關懷。消防車道隱形處理,加大了人的 活動尺度和綠化布置空間,使硬景的面積縮小。
20160613113138_5281.jpg (91.28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17-1-4 15:58 上傳
3、道路停車設施布局的人性化設計。道路停車設施的布局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是居民的停車步行距離,應該按照整個居住區道路布局與 交通組織來安排,一是方便,經濟,安全和有利于節約能源及減少環境污染;二是集中和分散是較合理的布局方式;三是發展立體停車位,采用立體停車位的辦法,讓道路完全景觀化,從而更加人性化。 4、無障礙交通道路的重要性。當代景觀設計公司認為道路設計的人性化還需要考慮一個公平的社會環境,從細節上關懷弱勢群體的需要。居住區有必要再 商業服務中心,文化娛樂中心,老年人活動站及老年公寓等主要地段設置無障礙通行設施。無障礙交通 規劃設計的主要依據是滿足輪 椅和盲人的出行需要。 5、鋪裝材料,色彩的考慮。道路作為居民一個重要的承載面,在景觀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限定空間,暗示空間區域的功能,另一方面具有 裝飾的功能。鋪裝,色彩本身也是景觀的一部分,道路同一走向,用一種式樣的鋪裝較好,達到統一中求變化的目的。 6、堅持以人本原則,營造重視人際交往的生活空間和鄰里環境。居住區道路應該有合理的道路系統規劃,重視人車動線的處理,實現合理的人車分流,將主要交通控制在小區外圍,創造盡量大的集中園林景觀空間,創造舒適的人文空間,保證最佳的小區環境和環境質量。同時,結合綠地系統合理進行室外步行和活動場地的組織,把握好居民活動和交往的規律,精心安排各個年齡段居住者的活動場地,為多樣性的人際交流創造條件。 7、居住區道路景觀化,人性化的設計是受諸多因素影響的,因此還要多方途徑解決。在完善道路功能的同時,創造人性化,景觀化的居住區道路環境已成為時代發展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