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鄉村旅游起步較晚,目前尚處于從導入期向成長期過渡的階段。鄉村旅游的發展速度較快,各種農業觀光園、農家樂、采摘節等鄉村旅游形式也豐富多彩。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總體來看,鄉村旅游還是一個新事物,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鄉村旅游缺乏科學合理的 景觀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指導,景觀功能欠完善、形象品質不高、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等眾多制約鄉村旅游發展的問題非常嚴峻。
20160527113037_4304.jpg (55.42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2016-12-13 15:50 上傳
1、景觀功能缺失 隨著鄉村旅游的深入發展,游客對鄉村旅游景觀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鄉村旅游景點游憩功能比較單一; 交通組織缺乏系統性;③動態、體驗性的參與項目缺乏;④對游客食、宿、購等方面的需求考慮不足。此外,由于鄉村旅游地處市郊或鄉村,各項旅游服務商品及市政配套設施不夠完善。 2、景觀形象模糊 感受鄉村獨有的閑趣、野趣。然而由于受到城市文明、工業文明的影響,存在著對鄉村特色形象不夠重視甚至無意識狀態。其一是經營農戶容易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城市游客的需求,常常把極具地方特色和自身特色的東西花大力氣改造成大眾化的東西。比如以經營園林花木為主的花農,放棄了自己的專長,把花木庭園改作露天飯堂或卡拉OK廳,追求急功近利。"你們城里有的東西我們樣樣不缺"常常成為他們驕傲的口頭禪,這是一種"圍城現象"。城市人希望在農村享受到原汁原味的農村本色生活內容,這與經營者的理解剛好錯位,勞神費力卻削弱了景區的特色和吸引力。其二是設計人員盲目將城市景觀形象移植到鄉村旅游區,用城市景觀設計的手法處理鄉村旅游區景觀 資源,鄉村出現了寬闊筆直的大道,規整的布局,空曠的 廣場,過多人工修飾的園林,不合時宜的歐化 建筑等。 3、景觀生態破壞嚴重 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山體受損、 樹木被砍、古屋被拆、湖塘被填、村道被堵、到處涂鴉的現象層出不窮,不少鄉村旅游地失去了寶貴的自然生態魅力。諸多不良因素及行為,如過度地宣傳與開發建設造成景觀的不和諧,游客的不文明行為造成視覺的污染,隨意地采石修路使得山體滑坡、水土流失等,均會影響和破壞鄉村原有的生態環境,導致水質污染、生物多樣性降低、生態平衡失調等,使得鄉村旅游地景觀質量下降,鄉村旅游地的市場吸引力也隨之減弱,其生態環境危機不容忽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