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態園林設計中, 植物的配置要喬木、 灌木、草坪相結合,落葉與常綠相結合,與當地的人文環境相結合,應遵循四大原則: 1、調和原則。在生態園林設計植物配置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調和原則。植物配置時,要注意相互聯系與配合,使人具有柔和、平靜、舒適和愉悅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產生協調感,調和不僅僅是指植物與植物之間,也涉及到植物和周邊環境、周邊生物、周邊 建筑的調和性。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產生協調感。用差異和變化產生對比的效果,形成興奮、熱烈和奔放的感受。 2、統一原則。生態園林設計植物配置時,除了要觀察周圍的環境之外,還要根據植物自身的品種、生長態勢和顏色等進行配置。 樹形、色彩、線條、質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異和變化,既生動活潑,又和諧統一。變化太多,整體會雜亂無章;沒有變化,又會單調呆板。要在統一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統一,避免了因雜亂的配置而帶給人的煩躁感。
20160525111307_6104.jpg (95.86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2016-12-8 15:54 上傳
3、均衡的原則。植物的整體生長態勢、枝葉發育情況不同,因此帶給人的感覺也不相同。色彩濃重、體量龐大、數量繁多、質地粗厚、枝葉茂密的植物種類,給人以厚重的感覺;而相對于體積較小,顏色鮮艷活潑的植物則會給人帶來輕松愉悅的輕盈之感。,要根據周圍環境,做到配置有規則式均衡和自然式均衡。 4、韻律和節奏感原則。根據環境的不同進行植物的配置,比如在相對寬敞的地方,可以大面積種植一些體積較大的樹木或者間隔地等距離或不等距離栽植一些同一樹種的行道樹,中間穿插同一品種的小灌木或灌木球,形成韻律和節奏,而在面積較小的地方,就相對減少種植植物的數量,可以避免種植樹木,而改種一些灌木和花草,給人以整齊劃一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