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中的 景觀小品主要體現一個校園的精神文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師生精神上的寄托,而這些景觀小品就像是校園的細節描寫,它分布在校園中的每個角落,帶給我們一絲絲的喜悅。校園景觀小品不僅僅是單一的物質形態,更是有著深層的校園文化寓意。景觀小品所塑造的造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啟迪 學生們的思想,促進學生對專業的熱愛和追求,通過另外一種形式改變學生對自己專業的看法。
20160523141307_3293.jpg (81.67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2016-12-6 16:25 上傳
(1)以人為本 優良的校園環境對于生活在其中的學生來說起著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重要作用。以人為本具有人性關懷的校園景觀小品不僅僅是設計師的設計,還是人類社會行為模式與情感的需要。小品無論大小,它們都是高校創造的 共享環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好的校園景觀小品不單是作為一個空間景觀、藝術作品或者使用功能存在,它們以特有的靈活多變的體態、氣質和表情,與師生進行情感交流,激起浮想聯翩,讓人能夠時時刻刻地感受到校園環境的自然、寧靜和溫馨,創造"人景共生"的人文生態意境。 任何一所高校的建立、發展和經歷,在國家、社會中的位置和影響,包括所設置的學科專業及其規模,所處的地域、城市的具體位置,都會有自身的特點與其他院校有所不同,甚至會有很大差別。因此任何一所高校的校園景觀小品設計,不僅需要具有高等教育景觀環境的共性,還應該反映出自己特有的個性,要繼承和延續學校的歷史文脈。 (3)生態性。 在宏觀上,校園景觀小品要結合具體的地貌,在不破壞原有的基地生態環境上,以結合多樣性 植物造景為主,充分發揮利用植物的功能配置,追求清新自然的生態設計原則,創造四季不同的美景;在微觀上,盡可能地營造良好和諧的周圍環境,使校園景觀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4)趣味性 由于受"綠化就是種 樹"的誤解影響,只顧種樹,不顧景觀。這些做法造成了校園景觀小品的簡單、規整、乏味、千篇一律的面貌,而缺乏情趣。要想走出這種狀態,就需要注意在設計中采用一些具有自由活潑、富于變化的處理手法,一以增加趣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