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貌利用。在 景觀設計中,地形是最基本的要素。在此情形下,應盡可能的保留原有地形地勢,比如可適當設置臺地、合理架空等措施。在功能布局上,可將園林的相關服務性建筑考慮建在地下。這樣的節約型設計不但充分利用了原有地形地勢,提高了土地 資源的利用效率,也減少了地面的噪音,留出休閑綠地空間,改善了園林環境。 原有 植物、景觀及部分建筑。原有植物、景觀及可利用的部分建筑是節約型園林景觀設計的很好資源。因此,對其進行節約性設計就是盡可能的保留能夠利用的"舊形象",融合"新形象"。 2、"碳友好"型材料 "碳友好"型材料主要是指對當地現有材料和低碳材料的大量使用或循環使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用硬質材料主要體現在花池、 小品、 雕塑、景石、鋪地等一系列硬質景觀上,所以,應針對這些節點緊扣"節約性設計"。木塑復合材料形式感與原木相似,能夠很好地與自然景觀融合,使用木塑復合材料更是杜絕砍伐森林建園林、保護自然環境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0160511142512_8709.jpg (57.58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16-11-18 14:51 上傳
木塑復合材料的應用 3、節能型植物的選擇 對于園林景觀設計而言,應針對園林的各項特性,進行選擇,主要就是節能型植物和鄉土 樹種的應用。節能型植物就是在最簡單的栽培技術和最低的養護費用下生長狀況良好的園林植物,其具備節約型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生長抗性強,生長勢頭強,無或少有病蟲害發生,對土壤、水分和溫度的要求低。另外,在園林中栽培節能型植物不需要進行土壤改良程序,在自然成形后,不需要對其進行人工修剪、施肥和灌溉。 4、水體活化與循環用水 水體是景觀設計的靈魂,所以,在對節約型園林景觀設計上,除了采取常規的節水性措施之外,重點考慮的是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的使用。我們下面簡要說明設計流程與原理。 系統設計流暢。首先通過對園林的現狀進行系統選址;再對園林中各個水體的形式、位置和高差對比,確定系統的組合形式;確定水力負荷;根據有關植物的耐污染和去污能力選擇當地有優勢的水生植物,例如,蘆葦、水蔥、香蒲等;根據水力負荷計算出處理單元格的表面積,并確定長寬比;最后進行施工設計。 處理單元格構造原理。針對園林景觀的運營特點,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能夠恰當的彌補園林景觀在水體節約性設計上的偏差,引入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無疑能進一步提高整個園林的景觀價值,更好的表達現代節約型園林的建設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