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放性原則。 開放性是開放式居住區和圍合式居住區最明顯的不同處,圍合式居住區最大的特點則是運用柵欄或是 建筑把居住區圍在一起,居住區內的居民只限于組合單元中進行溝通;開放式居住區則是直接與外界人員的參與以及 景觀等 資源的共同分享,人與人之間的有了更加廣泛的交流空間以及溝通的機會。同時,開放式社區是在保持居住區安靜的情況下,使居住區人們的生活便捷以及減輕城市 交通承載力。 二、整體特色性原則。 居住區的景觀設計需要把各方面的問題都考慮到,諸如實際的氣候、環境、自然條件、歷史、文化等。開放式居住區作為一種融合各種社會居民的居住場所,必須顯示出這種居住區獨有的特色,而其特色不可讓開發商或設計師的主觀意愿來做決定,而是對居住區生活需求與規律的進行全面分析,然后對居住區實際的位置與自然條件等因素的綜合研究,而且對現代建筑技術的有效掌握從而提取出來的能夠表現居住區整體一致的景觀特征。開放式居住區的景觀設計不可照抄其它模式,否則會導致居住區的整體風格和周圍環境的格調不協調。應根據實際的地理環境、自然因素等原因,同時在思考人文環境等因素的前提下,打造成自然、真實并于人們生活習慣和欣賞價值相協調的居住區景觀設計。
20160506114905_2160.jpg (87.04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2016-11-11 15:11 上傳
三、舒適性原則。 第一,布局的 規劃要極近完美化,完美的規劃布局要具備內容多元化、功能強大、景色美麗等優點;第二,道路規劃具備合理化,合理化的道路規劃在符合居民行走便捷,同時要滿足在一定范圍內車輛的使用,表現出與居住區周圍景觀形成一種和諧感;第三, 住宅自身具備形式美感,開放式居住區的住宅屬于居住區的主體樓宇,其內部必須達到居民生活的合理化需求,同時外部體現出外在的形式美,達到與整個居住區的格調一致的效果,顯示出居住區的獨特性;第四,環境設施必須具備功能性與觀賞性,環境設施在達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時,還要具備實用性,在這個前提下加上一定的觀賞性,達到優化環境以及陶冶精神的效果;第五,綠化構造必須合理化,由于綠化是居住區生態環境的有效提升的主要因素以及自然奠基,合理的綠化構造帶給人們生機與活力的感覺,對于身心健康很有幫助。 四、人文性原則。 開放式居住區在具有現代元素生活的同時,人文氣息的元素是必不可少的。開放式居住區景觀自身就體現出一定的地方文化與審美特質,不體現人文氣息的開放式居住區就達不到居住區的生機與活力的效果,也無法表現出居住區的悠久歷史氣息,那就更不要說呈現出居住區的文明疊加。而開放式居住景觀設計的人文原則,以精神文化的方面詮釋景觀中蘊含的意義。居住景觀以現實的方法體現出自然條件、建筑特點、社會文化、生活方式、文化氣息、審美觀以及民族信仰等因素,帶給人們美的享受。所以,居住區景觀的設計師在具備重要的物質要素,同時要納入人文景觀元素,以自然和精神的方面得以實現景觀和人文的相互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