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社區的 景觀設計應結合政府或開發商的需求,結合老年人的喜好以及他們對某種特殊生活方式的期望而展開。養老社區空間首先從市場分析、項目定位、總體 規劃、功能布局、 交通流線等方面入手,此外滿足基本功能基礎上,兼顧美學、生態及意境的價值。 一、設計目標 養老社區以健康、長壽、智慧、快樂的需求為目標,它不只是住所,更是體驗自然,進行社會交往的場所。設計要汲取中國的養生理論、古代哲學和中醫基本理論,兼顧適老性,安全性,生態性,體現科技化、人性化的設計理念。 二、設計依據 1.保留場地特征 養老社區通常選擇自然環境較好的區域,在設計時要保護并使用這些要素,挖掘場地的精神內涵,使人工痕跡、自然特征、歷史沉淀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突出項目個性和特色。 2.使用人群的分析 老年人的性別及文化背景,經濟能力,健康狀況,行為能力等。一方面,要從老年人的喜怒哀樂中去尋求景觀設計創作的源泉、動力和方向;另一方面,也要設計師引導老年人,這兩方面要結合起來。作為當代景觀設計師既要照顧到受眾,也要考慮到品位的提升。
20160504142323_5606.jpg (109.62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16-11-8 17:11 上傳
三、設計手法 1.利用景觀要素來控制和調節天氣條件對社區環境的影響 過強的光線、過大的風,過冷過熱以及蚊蟲都會降低老年人對社區環境的使用。設計師需結合風、日照等進行整體設計,如通過廊架緩解眩光,提供遮陰場所;如設計 植物綠籬等遮擋冬季盛行風等。 2.利用景觀要素促進老年人的感覺 挖掘不同景觀元素的特征,讓老年人產生體驗的愉悅感和收獲感。這就要求設計師站在老人的角度,細微的觀察體味生活,賦予場地很多的內涵和意義。這種設計是觸碰心靈的,它給人接近香噴噴的植被,觸摸 樹葉和枝,聽到潺潺水和其他的東西,刺激感官的可能性,提供豐富多彩的植物和傳統生活元素,如,老人看到人,自行車,狗等,獲得了體悟生命和思維恢復的經驗。 3.利用景觀要素的調節促進老年人社會交往的愿望 很多時候,老人會感到孤獨,尤其是在養老社區內部。孤獨會導致抑郁癥甚至出現生命危險,所以,老人的人際交往尤為重要。老人們往往守衛自己的 室內領域,并感覺到孤獨。 所以封閉的溝通方式并不可取,而在開敞的花園里,老人們會說話自如。當他們來到花園里,不覺得是局限在一個花園,而會感覺比較有活力。老人選擇短距離散步和放松,坐著,聊天,喝咖啡,看著周圍的環境,或在讀報紙。通過增加戶外交往 活動,可以促進老人感官和心靈的刺激,鄰里之間的默契度也會提高。戶外座 椅應該能自由組合,這樣的花園被老人認為是會議的場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