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日益增強和對生活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在選購住房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強調一個新的選擇尺度: 景觀環境。現今,居民的住房消費更趨于理性化和理想化, 住宅區綠化在人們的心中越來越占主導地位。住宅小區綠化 規劃應堅持"方便、安全、整潔、環保",從改善城市小氣候,能充分發揮小區功能出發,通過建設高品位、高質量的綠化空間環境,創造一個舒適、美觀、休閑、有益于身心健康、充滿活力的城市人居生態景觀。在現代住宅小區設計中,一般要求綠化率達30%,高檔住宅區甚至要達50%–60%。住宅小區綠化設計對 樹種選擇要遵循"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此外,還應考慮以下原則: 1、綠化配置以 植物群落為主,兼顧草坪。現代的住宅小區,植物群落是綠色空間環境的基礎,植物景觀是綠色的主體,因此,應以喬木、 灌木、草本花卉、藤本植物來有機結合,根據它們的種類和習性的相似性組成層次豐富而不蕪雜,適合該地自然環境條件的人工園林植物群落,以發揮最佳生態效益。科研人員從園林植物的改善環境功能和葉面積指數關系入手,換算城市最佳效益結構為喬+灌木+草(含地被、綠籬)。這種種植結構可創造最佳生態效益,既節省土地,又在環境生態效益上產生最佳效果。
20160421141734_1788.jpg (71.78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16-10-20 16:50 上傳
2、綠化布局的集中與分散。我們知道,人類有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等。現代化的住宅小區,更要注重居民的交流、運動和休息,如何圍繞小區綠地這一 共享空間,組織一些有益的戶外 活動,豐富小區居民生活,密切人際關系,規劃設計時就要考慮集中的中心綠地。但過度集中的中心綠地環境難以安靜,感覺空曠,人員往來也復雜,在實際生活中管理不甚方便,無形中同小區內大多住戶之間拉開距離。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在綠化設計中還應考慮設計一些分散的團塊綠地,形成一些相對安靜的空間,利于小區住戶休息和生活。 3、綠化設計的實用性和藝術性。住宅小區綠化不同于 公園設計,在住宅小區和建設中,要注重實用功效和美學藝術。現代的情感與文化品位取向的生態化人居環境,因而在其景觀效果表達上要結合人文內涵,創造出充滿情趣的生活空間。在規劃設計中,還應充分考慮居民要求,滿足小孩嬉戲,老人活動、品茶、下棋以及居民體育鍛煉、健身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