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城市的人工河流基本上不具備天然河流的生態功能,成為不折不扣的靜水、死水和污水。當人們駐足人工河流的兩岸,并沒有能夠體驗到自然河流的碧波蕩漾、空氣的清新和氣候的濕潤;生活在人工河畔的人們也并沒有能夠享受到環境良好的生態福利。由于設計上和結構上的缺陷,人工河流預期的功能并沒有得以實現。要充分發揮城市 景觀中人工河流的生態功能,就必須在設計原則、整體結構、日常管理上加以系統改進,具體建議如下: 1、城市人工河流的建設既然是公益工程、民心工程,就必須把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從 規劃、設計、施工到管理、運作,都必須遵循生態學的基本規律,保證人工河流建設的投資——生態收益達到最優化; 2、城市人工河流的規劃應該與自然河流、城市天然降水的排放統籌考慮,連接成網,發揮河道排澇、河水更新和調節氣候等完整的生態功能,使其和諧地融入自然生態系統,并成為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不具備條件可以不建設人工河流。
20160330111710_3910.jpg (50.61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16-9-13 15:11 上傳
3、采用開放型河道設計,用帶孔的石板磚壘砌河道,建立河流中水體與土壤間的物質與營養聯系,培育復合水體生態系統,充分利用水體的自凈化、自調節功能,發揮水體的綜合生態效益。 4、采用本地 樹種,建設具有喬、灌、草層級結構、功能完善的人工河流天然植被綠化帶,發揮河流(包括水體和綠化帶)的綜合生態效益,降低運行費用,提高運行質量。為城市人民真正創造一個生態良好的人居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