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是風景園林景觀的主要體現者和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園林景觀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關鍵點,植物景觀設計要能使園林景觀體現生命活力,豐富的季節變化。不但包括視覺藝術效果,還要包含生態上和文化上的含義。所以針對當今園林景觀設計,我們不能再使用大量的植物品種來堆積,也不是僅僅限于植物個體美,而是利用植物的形態特征表現特質美、利用植物的色彩和季相變化表現季節美、利用植物的 裝飾特性表現藝術美、利用植物的寓意和象征表現社會美;在功能方面,我們可以利用植物材料本身的特性,使其發揮作用。因此,為了我們能更好的把握植物景觀設計的尺度, 法國DELD當代景觀設計公司總結了以下幾點應遵循的設計原則。
w20130903154659_5166.jpg (103.4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2015-11-25 14:30 上傳
科學性原則:植物個體的生態習性非常不同,對溫度、濕度、光照、土壤、空氣等都有不同的要求,群體生態中還涉及各種植物相互關系,所以,要營造多種植物生長所需的生態環境。依照植物之間的微觀群落的互惠共生關系,搭配植物。 地域性原則:植物景觀設計應與 地形、水系相結合,充分展現當地的地域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特征。所謂“適地適 樹”,就是要營造適宜的地域景觀類型,并選擇與其相適應的植物群落類型。 多樣性原則:植物景觀設計應充分體現當地植物品種的豐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樣性特征。營造豐富多樣的植物景觀,首先依賴于豐富多樣的環境空間的塑造,所謂“適樹適地”的原則,就是強調為各種植物群落營造更加適宜的生境。 指示性原則:植物景觀設計應根據場地的自然條件,如地形、土壤、水分、光照等狀況,以及人文景觀特征和管理水平,營造適宜場地特征、具有自然條件指示作用的植物群落類型,避免反自然、反地域、反氣候、反季節的植物景觀設計手法。 生態位原則:良好的生態位是指構成植物景觀的每一種植物處于合理的空間分布,在它所處的生態空間都能比較健康的生長,正常地進行光合作用。 經濟性原則:植物景觀以創造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主要目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無限制地增加投入。在節約成本、方便管理的基礎上,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環境質量服務。多選用壽命長,生長速度中等,耐粗放管理,耐修剪的植物,以減少資金投入和管理費用。 如今,植物景觀設計中出現的許多問題,歸根結底,大部分都是由于沒有遵循其設計原則,對它們缺乏感性認識造成的。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勢必影響生態系統,尤其是城市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解決問題的根本就在于遵循植物景觀設計的原則,為大眾創造出生態、美觀、經濟、舒適的生存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