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看這是什么時候的設計師工作場景? ...... 時代進步,科技突破,需求更迭 設計師的生產工具在不斷進化 設計師在不斷適應 回顧歷史 設計行業經歷了3次技術飛躍: 手工繪圖、計算機輔助設計、數字化智能設計 同時又塑造了三代各具特色又相互關聯的設計師們 #1 手工繪圖時代 時代背景 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軟件出現之前,工程圖紙和建筑設計圖都是通過手工在巨大的白紙上繪制完成的。這一過程從人類文明誕生之初就已經存。 在19世紀初 - 20世紀初,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建筑設計圖紙的標準化變得更為重要。那個時候的設計師們使用圖板、丁字尺、槽尺、平行尺和繪圖筆在巨大的“車間”里進行設計創作。 工具變革 在漫長的發展中設計師們引入了一系列的制圖標準,如線條類型、符號等,以促進設計師之間的溝通和建造的準確性,為后續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打下了基礎。 由于使用的是以紙筆為主的設計工具,設計流程效率低且易出錯,設計周期長,完成后不易更改,但能夠直觀地表達設計者的意圖。以致當時的手稿,施工圖現在看來也是精妙絕倫。 品質更迭 那個時代的設計師們擁有卓越的手繪才能,強大的空間想象力,扎實的藝術審美。 #2 計算機輔助設計時代 時代背景 20世紀80年代,隨著PC計算機的出現,CAD軟件開始被引入建筑設計領域。CAD軟件通過計算機繪制圖形,顯著提高了繪圖效率,減少了手工繪圖的錯誤和勞動強度。 同時隨著計算機軟硬件處理能力的快速提升,又發展出了一些三維建模軟件如SketchUp、3DMax、Rhino等。至此設計行業正式進入到計算機輔助設計時代。 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使得建筑設計更加直觀、立體。設計師可以在三維環境中進行設計和修改,大大提高了設計的精度和效率。現在仍是許多設計公司的主要工作模式。 工具變革 相較于手工繪圖時代的紙、筆,計算機輔助無疑是完成了階段性的跨越。 工具類型變更:當只需要一臺電腦就能完成大部分的設計工作時,設計師不用再放著巨大的繪圖板了,,解放了設計師的工作臺,工作空間更加寬松。 設計效率與質量提升:相較手繪設計不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修改和調整設計更簡便。設計精度和美觀度不再受限于設計師的手工技巧和繪圖經驗,設計師可以快速完成圖紙繪制階段的工作內容。 設計協作與溝通便利:隨著時代進步,人們對設計的需求變得更加豐富,專業更加細化,設計師需要和更多的專業對接協調,相較紙質圖紙,電子文件無疑更為便利。 品質更迭 時代在變革,在工業革命的洪流影響下,這個時代的設計師們又發展出了一些新的特質: 技術掌握與軟件操作:大量的設計相關軟件問世也就意味著設計師們需要投入大量的學習時間,掌握更多的計算機技術,并熟練操作相關軟件。 高效設計與快速迭代:更高的設計效率也就有了更多時間冗余,這也就有了時間進行優化迭代提升設計質量。 跨領域合作與團隊協作:隨著設計領域的不斷擴展和交叉融合,設計師需要和相關專業進行頻繁的溝通協調來調整設計作品;同時設計師之間更頻繁的溝通導致的意見相左,也需要設計師的內部團隊做好團隊協作也尤為重要。 #3 數字化、智能化設計時代 時代背景 2023年,AI技術全面大爆發,5G技術趨于成熟,大數據全面滲透;許多行業也開始了新的一輪技術革新。人們也在物質基礎得到滿足后產生了更高的審美追求,對設計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設計行業中除去傳統CAD、建模軟件外,也置入了許多AI輔助插件,同時大量的AR、VR等沉浸式體驗平臺也在興起。 工具變革 雖然大部分工作內容任然是計算機輔助出圖;數字化、智能化的設計工作流還處于試驗性的階段。但在工具迭代上,相較于計算機輔助設計時代的工具,現在的設計工具已經取得以下優勢: 更強的技術基礎:時代上直觀的技術突破帶來了更的技術基礎,AI、大數據、5G、AR、VR等前沿技術也能快速融入現有的設計工具中去,使得設計工具更加智能化、自動化和沉浸化。 更多的功能選擇:除了保留并增強了基礎的設計、繪圖功能外,在加入了AI輔助插件、智能優化算法、沉浸式體驗平臺后,AI插件能夠自動完成部分設計工作,如優化設計方案、提供創意靈感等;AR、VR等沉浸式體驗平臺則讓設計師和用戶在虛擬環境中直接體驗和互動,增強了設計的直觀性和互動性。 更高效的設計流程:設計流程更加高效和靈活。AI技術能夠自動完成部分需求分析工作,減少人工輸入和判斷的時間;AR、VR沉浸式體驗平臺則讓設計師和用戶能夠更早地參與到設計過程中來,及時反饋意見和建議,實現設計的迭代和優化。 更多樣的設計成果:設計成果更加天馬行空。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能夠支持更大規模、更復雜的設計項目;AI技術能夠基于更多的項目信息生成自由度更大的設計方案和創意元素;VR和AR技術則能夠區別于傳統的實際環境創造出沉浸式的虛擬環境,讓用戶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設計成果。 品質更迭 也正因為這些巨大的變化,塑造出了現在的設計師們一些全新的品質: 智能化設計能力:他們需要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進行智能化設計決策和優化設計方案。 跨界融合能力:他們需要與其他領域的專家(如IT專家、藝術家、社會學家等)緊密合作,共同探索新的設計領域和商業模式。通過跨界融合,他們可以創造出更加符合時代需求的作品。 社會責任感:工具越發強大后對使用者也有了更高的道德要求,AI生成變原創;涉及種族、性別、年齡等多方面的偏見式數據訓練;隱私泄露等問題,都需要使用者、開發者具有更高的社會責任感。 結語: 無論是在哪個時代背景下,無論工具如何變革,設計師們都需要過硬的專業素養、多方面的溝通協調、符合當下的藝術審美,追求更好的設計初衷、必要的社會責任。這些品質不僅是設計師個人能力的體現,也是推動設計行業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因素。 AI試圖加群 如果你有什么好的AI作品,或是有什么想法,歡迎大家加入專屬的AI設計討論群,我們也會在群里分享AI相關的最新資訊! 官方指定入群通道 ▼ 免責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由我方原創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聯系我們處理,謝謝!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