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明奇 SketchUp吧ID:tas_1985 前言 美,一直以來都是困擾設計初學者的一大難題,“什么是美”,“如何創適美”。 以人為本 我們的設計需要有受眾,那就是人。我們的設計是為了給人看,或者給人使用。如何讓人能夠感到我們設計的東西是美好的?首先必須研究人為什么會產主美的感覺。人有七情六欲,最重要的感情就是喜歡和厭惡。我們都喜歡聽音樂,但是為什么我們都不喜歡聽噪音呢?我想從這里入手。下面是兩張聲譜圖,第一張是一段音樂的,第二張是一段噪音的,有沒有發現它們之間的本質區別? 我們可以通過文字簡單地對音樂和噪音的特點進行定義。音樂:具有連續固定的節奏,在此節奏控制下發出有規律的聲音。噪音:沒有固定的節奏,沒有規律的發出各種聲音混雜在一起。 聽覺和視覺同樣重要,都是人捕捉外界信息的兩大重要因素。從聽覺的喜好同樣可以判斷人的內心思維本質。不過我們還不要急于下結論,讓我們來看看更多的與人的喜好相關的東西吧。 視覺感官也可以存在噪音和音樂的概念。上面兩幅不同城市的照片就很好詮釋了音樂和噪音的區別。相似的形態,色彩帶來的集合效果,比用各種互不相干的東西混在一起達到的效果更能讓人接受。當你看到上面那幅圖的時候你的心情必定比看到下面那幅圖的時候平和一些。那么就讓我們來研究下為什么吧。 請盯著下面右邊那個圖案的中心十秒鐘,然后再突然盯著左邊黑框的中心處.告訴我你看見了什么? 你看到了殘影,因為人如果長時間注視一個明亮圖像,大腦會產生圖像殘影,說明人腦對圖像的輪廓是具有感知力和記憶力的。即便是短暫的瞬間,你主觀上沒有刻意去分析這個圖像,但是大腦會尤其注意記憶和分析圖像的輪廓。 相似性:圖形拓撲學·統一法則 大家常見的山寨品牌,很多利用的就是人腦對于圖像輪廓的相似性感知力,通過模仿既有品牌的標志,稍微加以改變,會讓人覺得改變過后的標志與正品標志有很大的關聯性,甚至一致性,由此來利用正品的廣告效應。當然這種相似性不僅僅存在于輪廓,還可以存在于很多要素之中,比如色彩、內容……這在之后的內容中會提到。 拓撲學本來是數學概念,但是在幾何圖形領域中(尤其是藝術設計)它是最好理解、最廣泛應用的數學理論之一。哥尼斯堡七橋回題中,數學家歐拉最早使用了拓撲學將七座橋轉化成了等效的相似幾何圖形。 要理解圖形拓撲學,請通過下面的例子觀察并理解。 第一組圖形想要說明,后面的新圖形是依照著一定的規律由之前的圖形演化而來,可以說這種變化相互之間是存在著某種手法的。 第二組圖形想要進一步說明這種變化可以是很自由的,但是并不改變“環”這個性質。如何理解性質,或者手法,是理解統一法則的關鍵,你理解了嗎? 藝術設計給人帶來的愉悅 圖形藝術總能帶給人愉悅,我們應該找到其中的奧秘。 觀察上方兩幅圖,雖然撿垃圾的小孩很可憐,但是垃圾堆始終是垃級堆,無法像上圖那樣給人帶來美感。不過美感真的讓人捉摸不透么?其實是有規律和法則在背后的!那就是對立統一法則。 我們喜歡統一,不喜歡雜亂。圖形設計的統一法則就在于拓撲關系。兩個圖形元素是否“統一”,要由拓撲概念來判斷演化。 鍵盤上的各個按鍵,不論長短,都是拓撲關系,是統一的。這套茶具不僅形式上是拓撲的,色彩也是統一的。 古典建筑隨處可見的拓撲和統一法則,使得建筑元素和諧共存。 你的大腦天生就會用拓撲學來分析圖形的輪廓、要素!無論是圖形的組合,還是圖形本身,都會對其造成的效果做出心理學反應。美感似平是一個飄渺的感覺,但是此時又能用理性來詮釋幾分。 毫不相干的東西放在一起,你的大腦開始抵觸,開始仄倦,告訴你,我不喜歡! 即便僅僅將位置、色彩、體量大小統一一下,立刻變得好看起來!可隊進行拓撲的元素很多。 學會分析優秀的設計中統一的部分 最明顯的統一在于左右兩邊豎向體力的形式都是長方體,進一步的統一:寬度;顏色;紋理;材料。更進一步的統一:中間連接體也是采用橫向紋理;它的色彩與兩邊的體量色彩是一個色系的。 統一首先產生安定感,或者美感 最明顯的統一在于所有橫向線條都是水平的,井且都是白色;它們的寬度幾乎等寬;質感相同;其間的欄板形式相同;建筑幾個大體量本身都是橢球形等等。 統一的藍色背景、白色字體;每個字母自身形成獨立圖案,并且字體相同;字體筆畫的寬度等寬;上下兩行文字的方向形成一定的統一性…… 學會創造統一,創適美 一、復制法 二、同位法 三、同色法 四、還有什么方法? 元芳,你怎么看 大人,我的方法我做主 方法還有很多,需要你自己去發現并掌握! 學會找出不統一,改進設計 每當看到自己的設計或者別人的設計,總覺得不夠好卻又不知道怎么去改進。是不是很痛苦?其實十有八九都是出在不統一這個問題上。 案例一 最典型的拼裝式設計!我們僅就統一性原則來評價,正面的歐式風格混搭上頂部的西班牙式屋頂,產生了不和諧,給這個設計了致命的打擊。 案例二 “什么都想要”式的役計,恨不得用光所有的手法于一身,好看的眼睛,好看的鼻子,好看的嘴巴,好看的耳朵,加起來是什么呢?就是不統一、無主題。 案例三 矛盾、沖突造成的視覺厭惡感。這個設計不僅左右體量開窗形武毫不相干,還犯了色彩沖突的毛病。紅、白、藍、灰生硬的交接在一起,沒有道理,想在哪里就在哪里,到處都是視覺中心,讓人眼花繚亂。并且,一個體量兩個面不同色,又用灰色線條做了分割,強化了這種矛昏,增加了厭惡感。 對立統一法則之“對立學” 寥寥幾頁紙并不足以一下子提高你對統一感的認知,對不統一的敏感,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只要方向對了,總會有出路。而對立學的概念也同樣重要。 對立不是矛盾、沖突美學上的對立即變化,轉化,節奏,韻律……不是毫不相干的元素拼湊,而是設計的核心手法。之前說了那么多關于統一的話,是不是只要統一就美?不是,統一也可以是單調。 這條路無論是寬度、中間的直線、兩邊的景色,一路上都很統一不變。如果在這種路上行駛很久,誰都會乏味。人就是如此。人在乞求統一的過程中又需要趣昧性,這種趣昧性就是通過對立法則來實現。 自然之美在于自然的對立統一,每一棵樹都不一樣,但是它們都是統一的;每一株草都不同的,但是它們是統一的;每一片云都不一致,但是它們同樣也是統一的。 也就是說它們都是在一個母題概念里發生了類似拓撲學的轉化變形,但是又沒有脫離本質。這種轉化在人的視覺允許范圍內,不會形成不和諧、沖突矛清,而只是增加了趣昧性。在理解了什么是統一之后,再來理解對立,我們對能運用對立來創造設計的趣昧。并且我們一定要注意.對立并非矛盾、沖突! 八卦也許是大家熟悉的最早的平面役計案例之一。單純的將之看做一個標志設計,你會發現其中蘊含了最根本的對立統一法則。首先中間的圓被一個由半圓弧組成、呈中心對稱的曲線一分為二,形成的兩半圖形是中心對稱的,這種統一性奠定了圖形和諧的基礎。 為了進一步形成對立,用了黑白兩色,這就是最基本的對立手法之一。然后在兩個圖形對稱的位置又加了兩個圓點。圓點形式和大圓是統一的,大小是對立的;兩個圓點之間色彩是對立的,大小是統一的;位置也存在著既統一又對立的關系。這樣形成的八卦圖只要哪一步錯了都不會好看。不妨你們自己試試。至于周圍的一圈圖案,更是進一步運用了法則進行設計,你能夠自己說出來么? 上面的幾個失敗的八卦,可以看做是大家平常沒有做好的設計,在這里是不是一目了然,對立的概念你理解了嗎? 設計師異于常人又來源于主活的“設計”能力 設計師井不是神仙,井不是無中生有的幻想家。比如一把椅子,可以由兩種人做出來:工匠和役計師,兩者的著眼點是不同的,工匠的工作主要是著重于“復制”,,設計師的工作著重于在滿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更好的解決問題,甚至提升產品價值和人的觀感。 設計的核心價值 設計行業的核心價值在于創作水平,換句話就是解決好問題的能力。縮小到圖形、造型設計范疇,就是如何做到美觀。綜前所述,即掌握對立統一法則并運用在實踐中,更筒單點說就是創造出和諧而有趣味的作品。在創造美之前,我們必須欣賞美,只有系統提升自己的鑒賞能力,才能真正提升役計水平。而這個能力是有據可循的.不僅僅靠感覺,只有感性理性并存才能達到最理想的狀態! 設計師的武器:對立法則 如何在保持統一性的原則下,做出令人愉悅的趣味性,也許是很多設計師一輩子都在追尋的目標。因為對立法則所涵蓋的“手法”比統一多太多了,并且可大可小,可宏觀可微觀。但是不要怕,只要掌握了對立法則,總有一天大家都會把這些技能視為基本技能,而在設計領域中走的更遠。 始終記住,人不僅需要統一,還需要趣昧。 對立的“招式”舉例 改變體量法 同體異色法 異位法 互補法 互補法的一種延伸(空間) 主次襯托法(也可以是改變體量法的一種延伸.但不全是) 精煉拓撲法(有人說解構主義亦是) 設計手法即對立統一手法 手法不可能一列舉,并且越高明的設計師,越會同時使用多種手法而不會顯得不統一,對于初學者我認為做到一到兩個層級的對立統一已屬不易。 你還能看到多少種對立統一的關系呢?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