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石倒了,那個曾經紅極一時的效果圖巨頭,如今也成了時代的背景板。 這消息砸得我們這幫老設計人胸口發悶,倒不是為水晶石一家哭喪——而是這抽積木的游戲,終于抽到了我們腳下最后一塊磚。 行情下行,項目銳減,設計院跟著瘦身裁員,老伙計們一個個黯然離場。 本以為畫圖的熬到產業鏈末端,總該安全點? 誰成想,地產的寒氣比想象中更刺骨,拖欠款項一環扣一環,連效果圖公司這最后一層棉襖都被扯破了。 以前水晶石這幫效果圖公司是設計院的頂流,一張圖動輒幾萬塊,改個十稿八稿是常態。 如今項目黃了,設計費都欠著,誰還掏錢做那花里胡哨的效果圖? 連設計院自己都快揭不開鍋了,哪還顧得上給效果圖公司喝湯? 這哪是蝴蝶效應,分明是推土機效應,一路碾壓,片甲不留。 水晶石的謝幕,宣告一個依賴地產狂飆、人力堆砌效果圖的舊時代,在成本與技術的雙重絞殺下,徹底終結。 以前總笑談AI出圖是玩具,線條錯亂、比例詭異。 如今再看,輸入一句咒語,10秒鐘高清大圖直接生成,風格任選,光影逼真,連樹影婆娑的角度都透著股專業味。 我們當年熬夜禿頭磨出來的本事,在AI面前,竟顯得有點笨拙的可愛了。 前陣子還跟效果圖公司的老兄弟喝酒,他苦笑:“你們設計院裁人,我們連湯都喝不上了。現在?AI直接掀桌子,連碗都給你端走!”  誰能想到,曾經嫌棄AI出圖沒靈魂,如今倒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這靈魂的價碼,在冰冷的效率和斷崖式下跌的成本面前,顯得多么蒼白無力。 二十年前入行時,誰不是意氣風發?以為手握鼠標就能指點江山。 現在呢?地產下行像鈍刀子割肉,AI崛起又如同快刀斬亂麻。 連水晶石都碎了,我們這些設計院里的老石頭,還能硬撐多久? AI這柄新榔頭,砸碎了舊飯碗,也未必不能敲出點新門道? 與其坐等被拍扁,不如琢磨著,咱這二十年熬出來的眼力見、對空間那點微妙的感覺,能不能給AI當個監工?讓它出圖,咱來點睛? 活人總不能讓新榔頭憋死——這行當里撲騰了半輩子的老油條,總得在廢墟里扒拉點新營生。 愿諸位老同行, 還能在下一個項目里, 找到熬夜改圖的“福氣”! AI試圖,感受時代的脈搏  | 
 /1